如何讓小麥增重又抗病?一個關鍵基因就搞定

        光明網 2022-01-06 19:48:17

        光明網訊(記者 宋雅娟 張蕃)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作物轉基因及基因編輯技術與應用創新團隊鑒定了一個調控小麥紋枯病抗性的新基因TaSTT3b-2B,研究發現其影響小麥抗病性和籽粒大小的分子新機制。12月7日,相關研究成果在線發表于《植物生物技術(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上。

        據張增艷研究員介紹,由壞死性真菌病原菌禾谷絲核菌引起的小麥紋枯病是小麥的一種嚴重病害。目前,關于小麥抗紋枯病反應的分子機制研究還不夠深入。

        研究發現,一個位于小麥2B染色體上的寡糖基轉移酶催化亞基編碼基因TaSTT3b-2B受紋枯菌誘導表達。利用生物技術手段使該基因沉默顯著降低了小麥對紋枯病的抗性,而過表達該基因可以顯著提高抗病性。進一步研究發現,TaSTT3b-2B基因能夠促進茉莉酸的合成,并且該基因表達蛋白所介導的抗病性依賴于茉莉酸信號路徑。此外,還發現TaSTT3b-2B基因在不同小麥材料中的表達水平與籽粒大小呈正相關,在紋枯病侵染條件下,過表達該基因顯著提高了籽粒大小。該研究為小麥抗紋枯病分子機制解析提供了新思路,同時展現了TaSTT3b-2B基因在小麥抗病遺傳改良和產量提升中的潛在應用價值。

        TaSTT3b-2B表達影響小麥抗病性和籽粒大小

        據了解,該研究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人才托舉工程等項目的資助。

        關鍵詞: 農科所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最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