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內蒙古大興安嶺地區最低溫達到零下45攝氏度。中國鐵路哈爾濱局集團有限公司海拉爾工務段技術科科長莊連棟帶領烏爾旗汗線路車間10名技術骨干,對牙林鐵路巖山站線路凍害處進行重新檢測。
“青藏鐵路的新型凍害專用軌枕可調節范圍更大,這種85毫米的大凍害也完全可以調整。”看到檢測結果,莊連棟興奮地說。
牙林鐵路南起內蒙古牙克石市,向北穿越大興安嶺林區腹地,到達中國“冷極”根河市,是當地林區百姓進出大山的唯一一條鐵路。因牙林鐵路建設在極寒山區,地下水系錯綜復雜,線路凍害十分嚴重。巖山站就坐落在牙林鐵路91公里的一處半山腰,地下水剛好從鐵路路基下方穿過,每年冬季巖山站鐵路就會形成兩包一坑的獨特凍害,坑洼處線路凹陷最大值在90毫米左右,是十分罕見的大凍害。由于凍害地點冬凍夏融,線路基礎很不穩定,冬季常常要增鋪軌枕保持線路結構強度,維修保養難度高、工作量大,行車安全系數也因為線路凍害受到影響。
“巖山站的凍害一直是困擾我們的老大難問題,我們想了很多辦法,改造線路排水、換填土方,但效果不太理想。去年夏天我們引進青藏鐵路使用的凍害專用枕木對線路進行‘冬病夏治’,線路凍害大難題迎刃而解。”莊連棟說。
凍害的成因是因為路基含水,冬季水遇低溫結冰膨脹,線路發生形變,出現“坑”或者“包”。夏季氣溫轉暖,線路尺寸便恢復過來,因凍害的動態變化特點,維修通常采取在鋼軌下及軌枕上墊、撤橡膠墊板的方式,以填“坑”去“包”,保持線路平順。普通的軌枕配件理論上最多墊、撤板36毫米,理論凍害整修極限為72毫米,而巖山站接近90毫米的凍害值,遠超標準。本著根治大凍害的初衷,海拉爾工務段向全國鐵路兄弟單位學習取經,吸納新經驗,探索新方法,終于攻克了這個難題。
“在全國范圍,青藏鐵路高寒、凍害這些特點和我們牙林鐵路非常相似,通過溝通聯系,果然發現了青藏鐵路有同樣適合我們的凍害整修方法。”莊連棟說,“青藏鐵路的青海湖環線上凍害也很嚴重,他們使用新型調高混凝土枕木和調高鋼軌配件整修凍害,一方面線路結構強度更高,另一方面墊板厚度更大,拿到我們的線路上一試,效果不錯。”
新型凍害專用調高混凝土枕木和配件的理論墊、撤板值達48毫米,理論最大可整修96毫米凍害,使用這種方法,巖山站的極端凍害起落達到了普通整修可控范圍。從去年9月開始,海拉爾工務段將巖山站內凍害區段線路全部更換為凍害專用調高混凝土枕木和配件,并對石砟進行清篩、路基進行注鹽融冰,進行綜合整治后,巖山站這處大凍害徹底得到控制,站內行車安全系數得到大幅提升。
“以前我們每天都得來巖山站整修凍害,自從設備改造后,5天來一次就能使線路質量達標。工人們活少了、不累了,干勁兒越來越足了!”線路車間副主任劉元龍笑著說。(李麗云 蘆 男)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