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首次發現侏羅紀被子植物果實化石

        中國科學報 2022-01-26 10:33:05

        (記者崔雪芹)近日,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員王鑫在《生物系統》發表論文,報道了墨西哥的侏羅紀被子植物果實。這是首次在歐亞大陸之外發現早期被子植物化石,也是中國科學家首次獨立研究北美的早期被子植物果實化石。

        被子植物的來源和歷史是植物系統學家關注的重點,而要想弄清楚相關問題,離不開化石證據。但是侏羅紀的被子植物化石記錄都分布在歐亞大陸。因此,以化石為根據的古植物學家容易有這樣一個印象——歐亞大陸之外沒有侏羅紀的被子植物。但是這一結論“翻車”了。

        新報道的化石由美國科學院院士大衛·迪爾切在墨西哥采集,被命名為墨西哥迪爾切果。2017年,王鑫在美國佛羅里達自然歷史博物館看到了墨西哥迪爾切果的模式標本并開展研究。經過幾年的深入研究和審慎思考,王鑫正式發表了墨西哥迪爾切果。

        研究認為,該化石是被子植物果實而非種子,原因在于通常被硬的種皮包裹的種子的瓤較難在化石中被觀察到,只有其內部的種子比外部包裹層更硬,在壓扁時才可以被看到,這種情況經常出現在被子植物的果實中。

        研究表明,化石屬于侏羅紀時期。雖然被子植物的起源比侏羅紀要早,但被子植物在北美的出現意味著其在侏羅紀時期已廣泛分布。這促使人們重新思考被子植物的歷史與相關假設。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最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