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科院心理所同等學力研究生 邢玲君、中科院心理所副研究員,二級心理咨詢師 王葵
親密關系的產生讓人向往,是很多藝術作品永恒不變的主題;親密關系的建立是一件值得慶賀的事情——幾乎人類所有文化都會隆重慶?;槎Y。然而,如何處理親密關系往往也是家家都面臨的難題。當關系良好的時候,在伴侶身邊往往意味著輕松愉快,甚至是會體驗到其他關系中不會有的隨心所欲和自由自在。然而,正是在親密關系中貌似較大的自由度的存在,容易造成伴侶中的一方或者雙方打破邊界,有意或者無意說出一些可能具有傷害性的話語。今天,我們就談親密關系中的外貌評價。
伴侶間的外貌評價常見嗎?在回答這個問題方面,研究者保持著一貫特有的不浪漫本色——選擇性地關注來自伴侶的負面外貌評價發生的頻率,對于來自伴侶的外貌贊美卻相對忽視。由于諸多歷史和現實的原因,女性通常比男性更加重視外貌。由于以瘦為美的這種極端的審美已經成為一種危險的風潮,且隨著年齡的增長,女性的自然體重增速更快。已有研究也大多以女性為研究對象,也相對集中在體重這一方面。一項在加拿大成年女性中開展的調查發現她們中有26%遭受過來自伴侶的負面體重評價。超重和肥胖的群體有過這樣沮喪的經驗的人的比例可能更高——在一個含有2449名成年美國超重或者肥胖女性樣本中的研究發現有47%表示曾經遭受過伴侶關于體重的負面評價。
親密關系中伴侶的女性會怎么消化這些負面的體重評價呢?她們是否會把這當做親密關系中的一個玩笑,或者對自己的伴侶對自己“實話實說”而感到格外幸運呢?可能都不是。事實上,從伴侶哪里體會的到的負面體重評價越多,她們對自己的體重感覺越差,甚至會因此而產生恥辱感。很遺憾,很多人不知道自己關于體重的語言會增加伴侶對自己外表的恥感。
有人可能會認為,告訴伴侶自己對她體重的真實看法只是為了激勵伴侶采取積極的減重行為,讓她們對自己的健康負責?,F實果真如此嗎?不少研究都指向了相關的結果。能夠接納自己的體重的人,而不是那些對自己的體重持有負面看法的人,更不容易從體重管理項目中退出,更能堅持鍛煉,且患II型糖尿病的風險也更低,更不容易出現暴飲暴食行為。
此外,需要接受的一個事實是對于受到體重問題困擾的個體而言,改變體重并不容易。這從一些小規模的科學研究中可以管中規豹。2017年,《中國全科醫學》雜志上曾經發表了一篇有些相關的文章。為了治療非酒精性脂肪肝,科研人員讓15名體質指數(BMI)均值為31.4kg/m2(范圍在26-35kg/m2之間)的女性進行為期四周的節食實驗,其間每人每天的飲食熱量控制在1500kcal以內,然而這個飲食控制計劃并沒能降低這些項目參與者的BMI——實驗后被試的BMI均值為31.8kg/m2。還有研究發現,那些感受到配偶希望自己節食的個體也更容易產生紊亂的進食行為。甚至有研究表明,對自己的伴侶的體重持有負面的看法,甚至會危害親密關系的質量。
就體重而言,偏胖并不必然和恥感聯系在一起:在我們的文化中很長的一段時間,較大的體重曾經富態聯系在一起的傳統。事實上,在已婚女性中開展的研究表明,當受訪者反饋伴侶對自己身材和外貌的支持性時,她們不僅對自己的外表更有信心,還對婚姻關系更滿意。
美沒有一個明確的定義,當伴侶對自己外貌不滿意時,我們是選擇將這個作為一個希望對方“改進”的問題,還是投之以欣賞和包容的目光,幫助對方更好接納自己,結果可能大不一樣。世界上沒有一個完美的人,完美也不是一個值得追求的生活狀態。親密關系中的每一個人,都有長有短。當我們看伴侶的時候,是放眼他們的長處,還是糾集于短處,這個習慣要比對方的長短本身,更能夠預測親密關系的質量。道理很簡單,你不可能在挑剔對方的同時希望擁有一種美滿的關系。如果指望著對方做出改變來獲得幸福,那么這條道路注定多崎嶇。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