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銀河系似乎是一個寧靜的地方,但它有著動蕩的過去。
在大約130億年的歷史中,人類所在的星系至少吞噬了6個其他星系。天文學家已經開始辨認銀河系星系暈上殘存的其他星系碎片。
當一個較小的星系離銀河系太近時,銀河系的引力會把來訪者拉進一個被稱為星流的由眾多恒星組成的狹長鏈狀結構中,沿著軌道運行。
被吞噬的星系留下了碎屑,包括可能圍繞著吞噬其的星系和球狀星團軌道運行的較小衛(wèi)星星系。這些星團由數千顆恒星通過相互引力緊密聚集在一起。
據《科學》報道,在一項近日發(fā)表的新研究中,天文學家已經確定了一些恒星流的存在,并利用球狀星團建立了銀河系過去吞噬其他星系的時間線。
研究人員通過歐洲航天局蓋亞衛(wèi)星獲取了最新數據。該衛(wèi)星記錄了10億顆恒星的精確位置和其中許多恒星的精確運動,對170個球狀星團、41個星流以及46個衛(wèi)星星系進行了分析,并將其中62個天體分別與已知的5次吞噬事件聯系起來。此外,研究人員還確定了一次以前未知的吞噬事件,并將其命名為Pontus。
科學家希望通過進一步建模和蓋亞衛(wèi)星數據的更新,從而完善吞噬事件序列的構建。
科學家指出,銀河系也要當心,它可能正在被吞噬的路上——40億年后可能被同樣大小的仙女星系吞噬。(徐銳)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