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濤 余年喜
眾所周知,原發性高血壓是一種還不能治愈的慢性疾病,也是人類健康的主要“殺手”。如任其發展或血壓長期處于失控狀態,很容易導致心腦腎等重要靶臟器的多種并發癥,嚴重者還會引起腦血管等意外事件。
患者必須嚴格控制高血壓,阻止或延緩靶器官損害的到來。而這就需要在日常生活中,管控好生活方式,健康飲食、多運動,遵從醫囑堅持使用降壓藥,監測并管理好自己的血壓。不過,很多高血壓患者對于高血壓用藥并沒有正確認識,很容易陷入一些誤區,如此不僅不能夠穩定血壓反而會加重心血管損害的危險。
誤區一
盲目跟風服用藥物
部分高血壓患者不按照醫生的處方用藥,反而盲從病友的藥物使用建議,甚至輕信各種廣告。
實際上,每個人的疾病基礎狀況不同,高血壓患者的發病原因也不一而同,用藥的效果自然也會有所差異。高血壓患者應遵從個性化生活方式改善和用藥原則,切忌生搬硬套,要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如身體狀況、生活工作習慣、年齡及合并疾病情況等,在專業醫生的處方建議下合理用藥。
誤區二
降壓藥一旦服用需終身服藥
有些患者認為,凡是藥物都有成癮性,長期服用可能會造成對藥物的過度依賴。
其實,這種認識是相當錯誤的。首先,不論哪種降壓藥對患者都沒有成癮性;其次,降壓藥的使用與否,并非取決于是否產生依賴性,而是取決于自身血壓的控制情況,也包括藥物長期使用的耐受情況;最后,對大部分高血壓患者而言,是需要長期服藥來控制血壓的穩定,甚至需要終身服藥。所以,藥不能停,主要是要放眼長遠,控制血壓,保護心腦血管和重要靶器官。
那么這個長期是多長呢?難道一輩子都要吃藥了嗎?
在臨床上,服藥時間的長短主要根據患者自身血壓的實際控制情況來調整。血壓波動是正常的,如果血壓控制良好,藥物調至最小的維持劑量,甚至在生活方式良好控制的某些階段暫停服用降壓藥也能把血壓控制在目標范圍內,停藥也是有可能的。其它大部分情況基本上需要終身服藥。
誤區三
降壓藥會產生抗藥性
有些患者被確診為高血壓之后,認為自己沒有什么不適癥狀,不需要用藥。
有的則認為自己還年輕不需要過早用藥,害怕降壓藥吃多了藥效會越來越差,甚至覺得如果用藥過早,對以后的治療效果會有所影響。
這是一種嚴重的誤區!
其實,很多高血壓患者沒有不適癥狀或感覺不到癥狀,但并不代表高血壓對身體的損害停止或沒有,相反,這也正是大家稱呼其為“沉默殺手”的原因。相較于抗生素,長期服用降壓藥不會影響其治療效果,而且一旦確診高血壓之后一定要趁早控制血壓,這樣才能夠更好地保護心腦血管,最大程度降低高血壓對心、腦、腎等重要臟器的損害。
誤區四
血壓恢復正常后就無需服藥或自行停藥
血壓正常,不代表高血壓就徹底治愈了。
到目前為止,臨床上對于高血壓仍處于控制其發展的階段,很難治愈。因此,高血壓患者很難離開降壓藥,需要長期服藥來控制。良好的血壓控制依賴降壓藥物濃度在體內達到一個穩定的狀態,如果擅自停藥,那么藥物濃度的平衡就會被打破,血壓就容易失控。所以,千萬不能覺得血壓正常了,就可以不用服藥了。
有的患者認為,停藥一段時間后,也沒見血壓升高。其實,藥物體內代謝需要一定時間,在此期間內,患者覺得停藥了血壓也正常,只不過是藥物效應的延續。此時如果停用藥物,后續會引發血壓較大波動,從而加重對血管和重要臟器的損傷。(作者為上海長征醫院藥劑科主管藥師)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