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寧地處河北省最北部,是環首縣,總面積8765平方公里,轄28個鄉鎮(街道、開發區)、309個行政村、40萬人口,片大面廣成為鄉村振興的不利因素。鄉村振興到底怎么抓怎么搞?創業有道,該縣因地制宜以“四高”舉措集中優勢資源打造云霧山鄉村振興示范片區,實現重點突破帶動全縣鄉村全面振興。
高起點定位。豐寧把鄉村振興擺放到更高層面去規劃設計,以爭創國家級鄉村振興示范區為目標,深入摸排全縣各鄉鎮資源稟賦、發展基礎、開發潛力、群眾意愿,綜合選定以云霧山片區為核心,以周邊4個鄉鎮、36個村、5.3萬人口為重點,大力推進省級鄉村振興試點建設,先行先試打造示范樣板;聚焦云霧山省級鄉村振興示范片區建設,以農文旅康居融合發展為主導,強化頂層設計,整合要素資源,優化功能分區,完善落地機制,通過逐步深化推進,著力打造潮河百公里鄉村振興示范帶,為全縣提供可復制、可借鑒的示范樣板。“我們把云霧山省級鄉村振興示范片區建設細化分解成8個方面、41個建設項目,按照籌備啟動、重點建設、總結推廣三個階段,進行建設打造。計劃用三年時間,逐步實現建成潮河源頭300里鄉村振興示范帶,輻射帶動沿線9個鄉鎮124個行政村約15.5萬人口致富愿景,打造山水城互動、產城教一體、文旅農康有機相融的國家級京北山區鄉村振興示范樣板。”豐寧縣委副書記張國強表示。
村民正在蔬菜大棚打理水培生菜 (張志強 攝影)
高標準布局。“按照‘生產、生活、生態’融合的布局原則,豐寧把示范區功能劃分為‘一核、三區、五基地’,傾力打造具有區域特色的鄉村振興品牌。”張國強介紹。“一核”指云霧山國際康旅度假小鎮。通過市場主體的參與實施,推動周邊村莊基礎設施、公共服務、人居環境等整體改善提升,成為鄉村振興的核心依托;“三區”即打造文旅康養精品旅游示范區、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示范區、潮河綠色可持續發展示范區;“五基地”即通過產業項目的實施,全力打造自然觀光、山地運動、康養度假、創意文化、健康農業五大基地,形成推動示范區可持續發展的核心支撐。
高質量發展。“豐寧始終把推動產業發展作為示范區建設的重中之重,整合要素資源,推動文旅農康融合發展,打造助推區域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張國強說。以文旅促發展。圍繞云霧山、平頂山、燕山大峽谷等核心要素資源,開發建設景區,挖掘豐富的民族特色文化,推動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建設跨區域旅游精品路線,推動民宿發展。同時主動對接京津高端市場,強化旅游產品營銷,全力做好引人、聚人、留人文章,打造京北文旅休閑度假知名品牌;以農業促增收。堅持中高端定位、龍頭基地并舉、科技品牌引領、質量安全優先,依托“雙有機”牌子,圍繞“兩牛”基地(肉牛、奶牛)、設施果藥蔬、有機雜糧、現代林業等重點產業,以“健康農業、數字農業、訂單農業”為發展方向,加強頂層設計、優化產業布局、拓展產業鏈條,構建現代有機農業產業體系,促進區域內農民增收;以健康促融合。與中國健康產業基金會簽署戰略協議,成立項目合作公司,對文旅農康產業進行整體規劃,緊緊圍繞國家級文旅康養示范區建設,大力實施文化品牌提升、旅游產業整合、有機農業發展、康養業態布局四大戰略,統籌推進文旅農康融合發展,整體打造具有全國推廣價值的文旅康養示范區。
高效率推進。“豐寧還聚焦示范區建設中的難題,用好政策,用市場化建設、多元化投入、立體化推進手段、機制,加快建設步伐。”張國強介紹說。豐寧成功引入河北省百強民營企業作為市場主體,參與示范區建設,著力解決政府資金不足的問題。示范區建設計劃投資30.8億元,聘請了專業規劃建設團隊全程參與項目建設,截至目前企業已投入1.2億元,為高標準、高質量建成示范區提供了堅實保障;該縣搶抓國家、省、市政策機遇,成功爭取中央彩票公益金項目5千萬元,實施5大類8個項目,全面提升核心區創建質量。集中全縣資金重點向示范片區傾斜,三年內計劃投資5億元引導示范區建設,今年已累計投入各類資金1.8億元,推動示范區道路交通、人居環境、基礎設施、基層基礎全面建設;該縣還以示范區振興、企業壯大、群眾受益為目標,建立政府、企業、群眾三方協調聯動的立體化工作推動機制,成立以縣委書記、縣長為“雙組長”的示范區建設領導小組,建立縣級領導牽頭、責任部門推動、企業具體實施、鄉村全面參與的示范區建設大工作格局,確保示范區建設職責明確,有序推進。(劉海波、盧嘉偉)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