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益海嘉里金龍魚發布《2021年可持續發展報告》,是繼去年《2020年企業社會責任報告》之后,發布的第一份年度可持續發展(暨環境、社會及公司治理,以下簡稱“ESG”)報告。近年來,以ESG為核心的可持續發展理念成為全球共識,對企業的持續、規范、健康的發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2021年為益海嘉里金龍魚建立和完善可持續發展機制的重要一年。報告指出,去年益海嘉里金龍魚董事會成立可持續發展委員會,將綠色發展上升到集團戰略高度,并頒布ESG使命、成立可持續發展部、官網可持續發展欄目正式上線等。這些管理舉措為制定ESG戰略、識別ESG風險、考核ESG績效和監督ESG執行提供可靠的制度和管理保障,也顯示益海嘉里金龍魚致力發展ESG的堅定決心。
深化技術創新 積極實現綠色轉型升級
全球變暖是當今國際社會共同面臨的重大問題,為積極應對氣候變化,我國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實現達峰,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等目標承諾。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已經成為企業踐行社會責任的重要一部分。益海嘉里金龍魚很早就將綠色低碳發展理念貫徹到生產經營和發展的各個環節,立足技術創新,堅持在生產過程中合理利用資源,推動企業與環境共生發展的良性循環。2021年,益海嘉里金龍魚整體環保投入達9.6億元,通過開展太陽能發電、稻殼再利用、沼氣回收利用等各項節能減排措施,共計減少溫室氣體排放783,006 噸CO2e;2021年通過減少包裝材料2,795噸,實現6,733噸塑料循環再生,從而進一步減少因產品包裝產生的碳排放。
作為國內農產品和食品加工企業之一,益海嘉里金龍魚始終堅持以科技引領糧油產業可持續發展的指導思想,立足技術創新。通過多年研發、摸索,益海嘉里金龍魚運用“循環經濟”理念,通過“吃干榨凈”的精深加工模式,充分開發利用包括水稻、大豆、玉米、小麥在內的農產品資源價值,最大化延長產業鏈,實現節糧減損。益海嘉里金龍魚創建的水稻循環經濟模式將大米加工的主要副產品稻殼作為燃料,用于生產所需的蒸汽、電力和熱力供應;燃燒產生的稻殼灰被用來生產白炭黑、活性炭等高附加值產品,用于替代同類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的生產工藝和原料。截至2021年底,益海嘉里金龍魚共消耗稻殼約351,296噸,減少溫室氣體排放412,266噸CO2e。
在大豆精深加工模式中,原料大豆經過不同的生產線分別被加工成豆油、食用磷脂、糖蜜、豆皮、醬油豆粕、食用豆粉、豆漿粉等約300 種精深加工產品,精煉豆油產生的副產品也會被回收,完成循環再利用。益海嘉里金龍魚通過自主開發超臨界工藝提取的維生素E 和植物甾醇,可作為加工生產高端營養品的重要原料,實現資源深化利用和產品增值。
不僅如此,益海嘉里金龍魚也將綠色的生產運營理念與方法推廣至產業鏈上下游,持續加強綠色管理和模式創新,帶動行業綠色發展。秉承可持續采購的原則,截至2021年底,益海嘉里金龍魚旗下100%的棕櫚油加工企業獲得了RSPO(可持續棕櫚油圓桌)認證,82%的棕櫚油可追溯至榨油廠。同時,益海嘉里金龍魚積極開展供應商大會、供應商端到端幫扶以及卓越經銷商培訓等多形式的幫扶以及培訓活動,打造供應商生態圈;通過建設集成化多業態產業園,打造最短供應鏈,實現“智能+綠色”供應鏈管理。圍繞“廠房集約化、原料無害化、生產潔凈化、廢物資源化、能源低碳化”,不斷打造生態智慧的現代工廠,踐行工業綠色發展理念。2021年,共獲得50項綠色工廠認證,其中國家級綠色工廠21家,省級綠色工廠23家,市級綠色工廠6家。
把關食品安全 引領行業健康發展
我國對食品安全的重視持續增強,而廚房食品的安全和質量管理早已成為益海嘉里金龍魚經營活動的重中之重。益海嘉里金龍魚建立了覆蓋產品供應鏈全過程的食品安全和質量管理體系,對原材料采購、生產加工、流通銷售等諸多環節制定高標準的質量管理措施并嚴格執行,同時強化源頭管理、過程管理與風險預防管理,使產品全過程受控并可追溯,力求通過體系建設為產品質量的穩定性和可靠性提供保障。2021年,益海嘉里金龍魚憑借“世界品質,健康中國”的“四全一新”管理模式榮獲第四屆中國質量獎提名獎。
在食品安全管理完善的基礎下,益海嘉里金龍魚通過研發創新來實現營養與健康的平衡,引導國人健康消費、引領行業健康發展。益海嘉里金龍魚在2009年成立研發中心,聚焦烹飪油脂、專用油脂、谷物及全產業鏈等領域進行創新研發,致力于改善當前糧油食品加工技術和產品質量。同時,研發中心也專注于為糧油企業提供轉型升級的解決方案,以達到不斷優化資源、減少能源消耗、環境友好的可持續發展目標。
去年,益海嘉里金龍魚研發出“六步鮮米精控技術”,該技術在“鮮割、鮮谷、鮮存、鮮碾、鮮裝、鮮食”六個關鍵環節得到應用,從技術和工藝上做到了全產業鏈呵護稻米的新鮮品質,不僅提高大米食味、新鮮度和口感等品質,同時做到了節糧減損,高度契合國家糧食安全戰略,該技術獲中國糧油學會評價為“國內外首創,國際領先水平”。
益海嘉里金龍魚依托研發中心,深化技術和產品創新,加強對外合作交流,借助全球智慧促進前沿技術在中國的科技轉化,助力中國從“糧油消費大國”轉變為“糧油科技大國”。報告顯示,2021年,益海嘉里金龍魚累積研發投入2.6億元,共有專利621項,研發中心先后連續三次獲得“中國糧油科技創新型企業”榮譽。其中,《營養健康面制品關鍵技術開發及產業化》項目獲中國糧油學會科學技術獎一等獎,實現面制品科技獎項的新突破。
多模塊開展公益項目 展現企業擔當精神
在實現經濟效益的同時,益海嘉里金龍魚積極履行企業社會責任,響應國家戰略發展方向,助力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例如在河北張家口蔚縣攜手上下游合作伙伴建立了以“訂單種植、全鏈整合、品牌賦能、盈利反哺”為特色的產業精準扶貧模式,在河南、山東等地建立了“龍頭企業+基地+農戶”的優質小麥訂單模式,并在齊齊哈爾富??h投資建立現代農業產業園帶動整體產業鏈發展。
為更好地履行企業公民義務,益海嘉里金龍魚早在2013年成立了金龍魚慈善公益基金會,建立長期、穩定、規范的公益資金投入機制,并開展廣泛、持久的公益項目。公司通過基金會,聚焦“助學工程、益海嘉里金龍魚烹飪班、高校教育捐贈、復明工程、撫孤助殘、賑災濟困”六大模塊開展慈善公益項目,勇擔社會責任。ESG報告顯示,2021年益海嘉里金龍魚公益捐贈支出超過1.14億元。
此外,去年新冠疫情多點反彈,對社會經濟和人民生活造成了巨大沖擊。作為與民生保障息息相關的糧油食品企業,在2020年武漢疫情爆發的第一時間,益海嘉里金龍魚就向全國經銷商發布了穩價保供倡議,并帶頭執行,嚴格遵守法律法規,堅決打擊發疫情財。在過去兩年中,益海嘉里金龍魚發揮集團供應鏈的協同優勢,陸續向受到局部疫情影響的武漢、石家莊、連云港、泉州、西安等地提供有力支援,并在做好穩價保供的同時捐款捐物,起到龍頭企業的表率作用。
益海嘉里金龍魚董事長郭孔豐表示:“這份報告的目的,不僅是與公眾分享益海嘉里在可持續發展方面所做的努力,也是讓公司員工了解環境責任、社會責任和良好的公司治理是經營活動中必須恪守的準則。我們還希望通過這份報告推動供應商、客戶和所有利益相關方在可持續發展方面共同努力,以實現長久的合作共贏?!保ɡ铢i)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上一篇:海信獲“迪拜質量全球獎”
下一篇:專家揭示玉米和水稻趨同選擇的奧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