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 品:科普中國
作? 者:蘭順正
策? 劃:宋雅娟
監? 制:光明網科普事業部
俄烏之間的沖突依舊在持續,而社交媒體在日前則出現了一段視頻,據報道該視頻是在烏克蘭哈爾科夫市拍攝的,清楚地顯示了一輛凱夫拉-E步兵戰車懸掛著烏克蘭大旗在街道上行駛。而值得注意的是,該型戰車由烏克蘭UkrInnMash公司研制,目前還處于實驗階段,并沒有正式列裝部隊。
炮車底盤,源于蘇聯
凱夫拉-E步兵戰車并不是重新研制的新產品,其底盤源自于蘇聯MTLB裝甲車。MTLB履帶式裝甲車在上個世紀60年代由蘇聯研制,其作為蘇聯陸軍的裝甲運輸車和多種特種車輛的底盤,在蘇聯軍隊大批量裝備,并且已經在世界上幾十個軍隊中服役。在布局上MTLB的駕駛員和車長坐在車的前部隔艙中,引擎在身后左側,運輸艙通道在發動機和車體右側之間,后部隔間容積為13立方米,可以容納11名步兵,或運載2000公斤貨物。該車為全兩棲設計,在水中由履帶劃水前進,車上安裝一挺7.62毫米PKT機槍,車前可以安裝液壓刮鏟推土機。因為性能出色,MTLB在增加了一對液壓懸掛負重輪和使用更大功率發動機后,被選為PT-76水陸兩棲坦克的底盤和2S1“康乃馨”122毫米自行榴彈炮的底盤。
2S1“康乃馨”122毫米自行榴彈炮
而凱夫拉-E步兵戰車采用了2S1自行火炮的底盤,取消了包括炮塔在內的火炮系統,同時在改變了后部空間增加了成員艙,安裝了BM-3M“風暴”無人操作戰斗模塊。2017 年 UkrInnMash 公司首次推出了凱夫拉-E,并于第二年在烏克蘭首都基輔舉行的軍火展上展出了其原型車。
性能一般,聊勝于無
資料顯示,凱夫拉爾-E的發動機艙位于前排乘員組的后方,車頂設有檢修口;排氣口位于右側,進氣和排氣百葉窗位于左側的車頂,中部是戰斗艙室、后部是載員艙室。全車車組由駕駛員、車長和武器操作員組成,可搭載6名士兵。早先據報道,在新型步兵戰車前部將安裝“球拍”爆炸反應裝甲模塊,這是“刀刃”反應裝甲專門為輕型裝甲車開發的輕型型號。凱夫拉-E重量18.5 噸,可配備多種發動機,包括美國制造的康明斯柴油發動機,公路速度70千米/小時,具備兩棲能力(水上速度5千米/小時),最大行程約600 公里。
凱夫拉爾-E步兵戰車
BM-3M“風暴”無人操作戰斗模塊的主武器為一門2A70型30毫米機關炮,射速每分鐘400發,有效射程為3000米,備彈360發,另外還配有一挺7.62x54 毫米同軸機槍。同時該炮塔采用模塊化設計,允許在任一側添加額外的武器系統,例如反坦克導彈的發射器。
UkrInnMash曾大力宣傳凱夫拉-E將替代烏克蘭軍方老化BMP-1和BMP-2 步兵戰車。此外該公司表示,凱夫拉-E將衍生出車族系列,包括反坦克、自行火箭炮、指揮和控制、裝甲搶修/救護車等,不過目前為止這些方案還沒有被實施。
各種數據表明,凱夫拉-E步兵戰車的性能并不出眾,不僅落后于當前的新型步兵戰車,與BMP-2/3等俄羅斯主力步兵戰車也存在差距,俄方曾經表示,發展凱夫拉-E步兵戰車更多是一個政治目標。而對于此次出現在哈爾科夫街頭的凱夫拉-E,有猜測認為可能是由于戰事吃緊烏軍方從實驗場直接拉來的,雖然性能還不穩定,但是作為重武器在對抗俄軍的攻勢中還是能夠發揮一定的作用。
軍事小詞典
2S1“康乃馨”122毫米自行榴彈炮:該自行火炮采用船形鋼板焊接全封閉結構,有三防、兩棲和360度環射能力,重量輕,可空運,配備了一門D-32 122毫米榴彈炮,最大射速為每分4~5發。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