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300毫升!“熱血”班主任18年無償獻血100次

        央廣網(wǎng) 2022-04-03 12:47:23

        央廣網(wǎng)武漢4月3日消息(記者張迪 通訊員肖莉嬌)“今天是我的生日,希望用特別的方式來慶祝!”4月2日是獻血者田運明的50歲生日,當天他和往常一樣,來到武漢血液中心成分獻血科,捐獻了2個治療劑量的血小板,這也是他自2004年以來的第100次無償獻血。

        田運明正在獻血。(央廣網(wǎng)發(fā) 通訊員供圖)

        為愛挽臂:“熱血班主任”將獻血看作責任和義務

        今年50歲的田運明是武漢市實驗學校一名有著27年教齡的高中英語教師,也是一名班主任,熟悉他的學生都叫他“熱血班主任”。從2004至今,他累計捐獻了37300毫升血液,相當于7個成人體內(nèi)血液量總和。其中獻全血1000毫升,獻血小板181.5個治療劑量(獻一個單位血小板相當于200毫升全血),捐獻的血液足以讓180余人得到及時救治。

        “之前在報紙上看過關(guān)于獻血的報道,知道它可以挽救生命,但不知道對身體是否有影響,想體驗一下。”回憶初次獻血時的情景,田運明仍歷歷在目。 2004年8月16日,田運明和家人在逛街時看到獻血車,抱著嘗試一下的想法,就走上前獻了200毫升熱血。看到獻血后身體無異樣,他又陸續(xù)獻了2次全血。

        真正讓田運明下定決心堅持獻血是在2016年。一天,他接到了血液中心的電話,得知有同血型的患者急需血小板后,他立即趕往血液中心,第1次完成了成分獻血。“看著殷紅的血液一點點從我的身體里流出,一想到我捐獻的血液馬上就可以救人,一股自豪之情油然而生,值得!”田運明說。同時,在護士的耐心講解下,田運明了解到成分獻血間隔期只有14天,為了挽救更多的生命,不少獻血者都選擇每月定期參與成分獻血。

        “當時,在血液中心,我看到很多人都在獻血,觸動很大。他們來自各行各業(yè),用自己的方式為社會默默做貢獻。我作為一名教師,身負教書育人的重責,獻血理應義不容辭。它不僅是我獻愛心的一種方式,也是我的責任和義務。” 田運明表示,從那時起,他幾乎每月都會來獻血。為了每次獻血都能成功,每天他還會和學生們一起晨跑,保持良好的身體狀態(tài)。“要以身作則,給學生們做個榜樣,希望學生們也能成為有愛心的人,將來能為社會做貢獻。”田運明笑著說。

        熱血傳承 學生將獻血當作成人禮

        田運明告訴記者,每次他都會趁著工作間隙,向?qū)W校請假來血液中心獻血,完成獻血后,他再趕回學校繼續(xù)工作。“我回去的時候,總有學生好奇地問我,老師,您每次請假都干嘛去了?我就會和他們說起無償獻血,希望給他們埋下愛心的種子。” 在他的帶動下,不少學生在成年后也成為了獻血者。

        田運明的學生給他送上的生日賀卡。(央廣網(wǎng)發(fā) 通訊員供圖)

        “田老師,我成年了,來獻血了,和您分享一下!”田運明至今都還清楚地記得2018屆的畢業(yè)生鄧婷、李澤聞等人在第1次獻血后給他發(fā)的短信。田運明說,這樣的“愛心鏈接”讓他十分欣慰,學生們不僅學業(yè)有成,還能勇?lián)鐣熑危@是對他作為老師教育成果的肯定。

        武漢血液中心成分獻血科為田運明頒發(fā)百次無償獻血者的獎章、獎杯和證書。(央廣網(wǎng)發(fā) 通訊員供圖)

        為表彰田運明百次獻血的善舉,武漢血液中心成分獻血科為他頒發(fā)了百次無償獻血者的獎章、獎杯和證書。面對榮譽,田運明謙虛地表示,“我只是眾多獻血者中的一員,算是為社會做一點力所能及的事情。今年我已經(jīng)50了,能獻血的時間不算多了,希望能獻血到退休吧。”

        “感謝像田運明老師這樣堅持獻血的辛勤園丁們,他們不僅在三尺講臺默默地為教育事業(yè)耕耘著,也用大愛善行滋潤著每一位學生的心田,這種潤物細無聲的愛心教育是潛移默化的,也是最深刻的。”據(jù)武漢血液中心成分獻血科副主任謝松麗介紹,教師隊伍一直在無償獻血愛心傳遞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希望更多的人能參與無償獻血,給社會帶去更多的正能量。

        關(guān)鍵詞: 無償獻血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jù)。

        最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