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很多中小企業的生產經營受到影響,導致企業償債能力下降、現金流吃緊,融資需求進一步增加。
近日,上海市科技創業中心(以下簡稱創業中心)開通金融服務綠色通道、擴大政策宣傳、延長申報時間,多措并舉幫助企業紓困解難,解企業燃眉之急,減緩疫情對雙創載體的沖擊。
雙管齊下,提升雙創載體應對疫情沖擊韌性。向全市雙創載體發出房租減免倡議,鼓勵孵化器、眾創空間、大學科技園對在孵企業至少減免3到6個月房租,切實降低疫情防控期間企業運維成本。充分發揮雙創載體培育庫平臺功能,制定并回收了184份《疫情對科技創新創業載體影響調查問卷》,收集的 “載體目前面臨的困難和問題” 中,經營困難、收入減少、嚴重虧損、服務斷檔、信息不暢等位居前五位問題,以及“載體目前希望獲得的扶持政策”中,減租減稅、三金緩繳、金融支持、防疫補貼、加快撥款等位居前五位問題。創業中心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深入研究意見建議并加快推動形成政策措施,盡量減輕疫情對雙創載體的影響。
運用金融產品,為企業穩住“根基”。對接金融機構,開通綠色通道,為申請無還本續貸、展期貸款的企業緩解暫時性資金壓力。目前,已支持兩家核酸檢測服務企業獲得600萬元無還本續貸,支撐一家企業完成展期手續,合計金額900萬元。鼓勵合作銀行、保險公司、擔保機構降息降費,確保2022年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成本不高于2021年同期融資成本。采取全線上“申請、受理、推薦”的方式,加快“科技微貸通”“科創助力貸”“科技履約貸”審核推薦速度。3月1日至4月12日,科技履約貸推薦64家企業,金額2.905億元,科技助力貸推薦21家企業,金額5702萬元。
多形式多渠道為2022年度創新創業大賽的參賽企業保駕護航。為了讓更多企業在疫情防控期間做好2022年度“創·在上海”國際創新創業大賽申報準備,中心通過“上海科技”官方視頻號、市中小企業服務云等直播平臺在線宣講相關政策;同時結合往年申報中的常見問題及困難與企業進行深度交流和互動。4月1日至7日短短一周就開展了10場網絡政策宣講,累計觀看人次達16903人。
玩轉公眾號推出助企錦囊,擴大政策宣傳覆蓋面。圍繞科技型企業成長周期的各個發展階段,打造了科技創新政策宣講服務“五件套”(科小評價、創新資金、高轉認定、高企認定、科技小巨人)和“兩還要”(科技金融服務、科創載體建設);推出了“5+2”政策宣傳主題套餐,制作了5期“抗疫助企小錦囊”系列,幫助企業高效獲取信息,快速理解科技政策,便捷咨詢申報渠道。3月中旬以來,創業中心官方公眾號與“上海科技”微信公眾號、視頻號聯合推出了多篇熱點政策內容,圍繞熱點政策舉辦了多場線上培訓,累計觀看人次超過3萬人。
敏銳把握疫情下企業關切,做細做實政策服務。為了幫助企業紓困解難,創業中心及時發布《關于積極應對疫情創新服務助力企業紓困解難的通知》,延長了高轉項目動態跟蹤和數據統計、技先企業年度報送、科技小巨人(含培育)綜合績效評價、火炬統計等多個事項的受理時間。公開相關人員聯系方式,及時回應企業關切。據初步統計,近2周以來受理科小評價、專技職稱評審、創新基金、高企認定、科技小巨人等政策電話咨詢超過250人次。
王 春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