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老齡協會:去年全國各級人民法院審結涉老案件54.25萬件 民事案超九成

        央廣網 2022-04-19 08:06:02

        央廣網北京4月18日消息(記者王晶)隨著人口老齡化快速發展,侵犯老年人合法權益的案件仍時有發生。就此,中國老齡協會聯合中國司法大數據研究院開展了2021年度全國涉及老年人案件情況研究并形成專題報告。

        研究報告顯示,2021年度全國各級人民法院審結涉老案件總數54.25萬件。其中,民事案件49.20萬件,占比90.70%;刑事案件1.34萬件,占比2.47%;行政案件3.71萬件,占比6.83%。

        老年人權益保護警示教育案例發布 涉及保健品詐騙等

        4月18日,中國老齡協會聯合中國司法大數據研究院在北京發布2021年度全國老年人權益保護警示教育案例。本次發布的案例有老年人交通出行、再就業權益、旅游消費、老年婚姻等方面的案例,也有涉及保健品詐騙、電信網絡詐騙等案例。

        其中,有一起關于電信網絡詐騙案例,值得關注。

        據介紹,王某利用其下轄的三個銷售平臺,將平臺包裝為“某養生基地”進行虛假宣傳,安排員工假冒醫務人員為老年人進行虛假檢測、偽造檢測報告、安排員工假冒知名專家醫生進行門診、宣傳保健品有防治疾病功效、購買產品享有國家補貼,以搞慈善活動為幌子,以免費旅游為誘餌,吸引老年消費者,使老人相信其銷售的保健品具有防治疾病的功效,從而高價購買保健品。三個銷售平臺共計詐騙老年人資金3883499元。

        法院認為,被告人王某伙同他人,為達成其斂財目的,創設平臺旅游會銷詐騙模式,組成較為固定的犯罪集團,采取虛構事實、隱瞞真相的手段,騙取老年人財物,數額特別巨大,其行為已構成詐騙罪,判處有期徒刑十年,并處罰金人民幣10萬元。

        以免費體檢為名的養生游等旅游會銷詐騙案件有所增長

        中國老齡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以養生講座、專家坐診、免費體檢為名的養生游、會議游等旅游會銷詐騙案件有所增長。

        究其原因,一方面,旅游產品的會銷模式缺乏相關的法律法規規制,各政府部門之間職責分工不明確,存在監管漏洞;另一方面,在于老年人時間寬裕且有一定積蓄,但自身防范意識較差,鑒別能力較低,部分老年人存在愛貪小便宜的心理,容易陷入會銷陷阱。

        中國老齡協會呼吁,有關部門應盡快研究出臺相關法律法規,對會銷模式進行規范并加強監管,加大對這類案件的查處懲治力度。同時,加強新聞媒體對會銷旅游騙局的曝光力度,提高老年人防范意識。此外,老年人要增強鑒別能力,拒絕商家洗腦宣傳,避免自身權益受到侵害。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最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