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畫的烏江畫廊兩岸,
活躍著一群“黑色精靈”,
它們寄情山水、喜食樹葉,
還練就一身飛檐走壁的本領,
這就是世界瀕危物種——黑葉猴。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
由于生存環境未得到很好的保護,
黑葉猴經常跑到村民的田地里進食,
玉米等農作物遭到破壞,
人猴矛盾非常突出。
1987年,麻陽河自然保護區建立。
1989年,當地村民肖治金申請成為一名護林員。
1997年,保護區開始對黑葉猴進行野外人工投食馴化。
肖治金便一頭扎進大山,
住在猴王洞對面的溶洞里。
爬崖壁、戰洪水、斗毒蛇……
肖治金不畏艱險,
最終成為“能把黑葉猴呼喚出來的人”,
“來咯來咯!”“嘟嘟嘟!”聽到他的喊聲和哨音,
數百米范圍內的黑葉猴都會奔向他。
面對群眾的誤解、家人的不支持,
肖治金堅持不懈、不言放棄,
最終得到大家的理解和尊重。
還被當地人稱為“猴王”。
33年間,
肖治金和其他護林隊隊員,
年復一年、日復一日,
為這里的綠水青山“站崗放哨”,
守護萬物生長。
近年來,保護區嚴格管控黑葉猴活動區域的人類活動,
村民愛猴護猴意識也增強了,
黑葉猴數量逐年上升,
目前已有72個種群550多只。
隨著黑葉猴數量增多,
很多慕名而來的游客帶著各種食物私自投喂,
這不但會改變它們的取食習慣,
還不利于野生猴群對自身對環境的學習利用。
當年,肖治金投喂黑葉猴是為了科學研究,
隨著課題研究的結束,也不再有繼續投喂的必要。
目前,包括肖治金在內,
麻陽河保護區已禁止給黑葉猴投喂食物。
但是這位曾經的“猴王”,
依然走在深山峽谷中,
守護這群黑色“精靈”。
“不能放棄它們。”
今年到了退休年齡的肖治金,
和黑葉猴的故事還未完待續……
從互相爭奪生存空間的“人猴相斥”,
到人工野外投喂黑葉猴的“人猴相近”,
再到保持安全距離互不干擾的“人猴相生”,
人類與黑葉猴正在找到最默契的共生方式。
“萬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養以成。”
保護生物多樣性有助于維護地球家園,促進人類可持續發展。
心懷敬畏,尊重生命,
構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地球家園。
順應自然,保護生態,
與萬物共生,讓世界更美。
策劃:李自良
編導:劉勤兵
腳本:劉勤兵
攝像:劉勤兵、周宣妮、楊葉(實習)
配音:李濤濤
編輯:王梁
新華社音視頻部制作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