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 品:科普中國
作? 者:蘭順正
策? 劃:宋雅娟
監? 制:光明網科普事業部
2022年4月初,來自美國海軍陸戰隊的F-35B戰機在“的黎波里”號兩棲攻擊艦(LHA-7)上進行了起降,以全面測試“閃電航母”的概念。
“分布式殺傷”的重要一環
近年來隨著其他大國海軍裝備現代化建設的推進和遠海作戰能力的迅速提升,美國海軍意識到其一家獨大的局面受到嚴重挑戰。在這種背景下,美國海軍出臺了的“分布式殺傷”概念,提出美國海軍水面部隊此前的編成方式和反艦作戰能力,不足以在應對日益強大的他國海軍的同時控制關鍵海域,需重塑海上進攻性作戰能力,調整當前較為單一的航母打擊群、遠征打擊群編成方式,構建更多靈活機動小型海上作戰編隊;同時需要大力增強水面艦艇反艦火力配置,使每艘艦艇均具有強大的反艦作戰能力。
而將傳統的兩棲攻擊艦起降噴氣式艦載機以充當航母使用的“閃電航母”概念就是美軍“分布式殺傷”的重要一環。其實“閃電航母”概念并非如今才出現,1990年12月20架AV-8 Harriers登上了“拿騷”號(LHA-4)參加了海灣戰爭。十多年后USS Bataan (LHD-5) 和USS Bonhomme Richard (LHD-6)被指定為“鷂式航空母艦”,并配備24艘AV-8 Harriers參加了伊拉克戰爭。
目前美軍的“閃電航母”采用兩棲攻擊艦搭載F-35B戰機的方式,由于F-35B在戰斗力上有了質的飛躍,并且更加多能,因此“閃電航母”在登陸、制海、制空能力上要大大優于之前由AV-8B“海鷂”充當主力的“臨時航母”。
2018年9月27日美軍首次將F-35B搭載于“埃塞克斯”號兩棲攻擊艦(LHD-2)并進行了實戰,當時“埃塞克斯”號從西太平洋航行到北阿拉伯海,F-35B從該艦上起飛對阿富汗境內的塔利班實施了打擊。
“美國”號兩棲攻擊艦
2019年10月,十多架F-35B戰機與VMFA-122降落在“美國”號兩棲攻擊艦(LHA-6)上。相比之前的傳統兩棲攻擊艦,“美國”號和其姊妹艦“的黎波里”號取消了可浸水井甲板,其內部的設計空間更大,可以更好的容納F-35B等飛機以及操作它們所附帶的一切,如燃料、維護人員、空間和設備以及彈藥。有報道指出,當作“閃電航母”使用時,“美國”號可搭載12架F-35B和6架MV-22B;登陸作戰時則可搭載6架F-35B、12架MV-22B、4架CH-53E、7架AH-1Z武裝直升機和2架MH-60S直升機。
美海軍航空戰力的又一次提升
有分析認為,未來美軍對于“閃電航母”的應用可能有兩種情況。一是作為航母編隊的補充力量,與大型核動力航母配合使用,形成擴編型航母編隊。航母編隊作戰能力得到加強,允許艦載機聯隊比例發生改變。通過增加編隊艦載機規模,一方面有利于提供更強大的打擊能力,另一方面可增強航母編隊的持續作戰能力。二是作為兩棲戒備群的重要構成。美國遠征打擊群的前身即為兩棲戒備群,當時的兩棲戒備由1艘兩棲攻擊艦、1艘兩棲船塢運輸艦和1艘船塢登陸艦組成。未來,兩棲戒備群的兩棲攻擊艦將由“閃電航母”替換,同時增加1艘船塢登陸艦,強化兩棲作戰能力。
F-35B上艦將帶來戰力的重大提升
報道稱,此次“的黎波里”號兩棲攻擊艦將進行為時1個星期的MAG-13訓練事件(所謂的MAG-13實際上是美國海軍陸戰隊第13航空大隊,該大隊的編成為:1個AV-8B戰斗機中隊;3個F-35B戰斗機中隊;1個無人機中隊;1個維修和后勤中隊;1個聯隊支援中隊)。不難看出,隨著“閃電航母”的逐漸成熟,未來美軍整個艦載機機隊的能力將獲得很大的提升,對此各方應予以重視。
軍事小詞典
“美國”級兩棲攻擊艦:該級兩棲攻擊艦是美軍為了取代老式“塔拉瓦”級兩棲攻擊艦并強化新一代兩棲海空突擊力量而研制的全新兩棲艦艇。該級艦滿載排水量達4.56萬噸,采用鋼結構單體船型,全貫通飛行甲板,同時去掉了登陸艇和井型甲板的設計,甲板上設有兩個飛機升降機。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