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蘭州大學第一醫院(以下簡稱蘭大一院)骨科二病區為一名69歲的女性患者成功實施了全膝人工關節置換手術。這是蘭大一院在人工關節集采后實施的首臺全膝人工關節置換手術。
國家藥品醫用耗材集中帶量采購,簡稱“集采”,是指采購機構通過公開招標的形式,“打包”醫療機構零散的采購量,用“團購”的方式向供應商購買明確數量的藥品及耗材,從而降低采購成本。
蘭大一院每年更換人工髖膝關節的手術大約有300多臺,需要置換人工關節的大部分是60歲以上的人群,而在需要置換人工關節的患者群體中農村患者占多數,以前他們往往因價格因素無法接受手術。
2021年9月,第二批國家組織高值醫用耗材集采公布結果:人工髖關節平均價格從3.5萬元下降至7000元左右,人工膝關節平均價格從3.2萬元下降至5000元左右,平均降價82%。這對患者來說,收獲了巨大的改革紅利,減輕了費用負擔;對醫院來說,集采節省下來的資金,可以用來提高醫務人員收入水平;在醫保方面,節約了醫保基金的支出,提高了資金的使用效能。
蘭大一院骨二科主任趙海燕介紹,醫用耗材的價格大幅降低,對醫療市場會產生很多正面效應,首先可以讓患者以更低的價格用上更高質量的耗材。通過集中采購、量價掛鉤、及時回款等,使企業占款、融資成本、推廣成本等減少,從而降低耗材成本。其次,通過設定質量標準和帶量采購,推動耗材生產企業調整產品結構,把企業真正放到市場競爭中,凈化行業生態;此外,集采為醫保減輕負擔的同時,還可以為醫療服務價格改革騰出空間。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