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研討“大食物觀”:以新發展理念保障糧食安全

        光明網 2022-05-22 08:07:14

        光明網訊(記者宋雅娟)5月20日,農業農村部食物與營養發展研究所組織召開“大食物觀”學術研討會,圍繞動物、植物、微生物等食物資源的開發現狀、重要創新進展及存在的問題開展研討。

        與會專家交流了營養視角下我國食物自給率的現狀、植物性食物開發思路、動物蛋白保障方案、水產品生產潛力分析、植物基和替代蛋白等未來食品發展的重點任務與挑戰,提出了下一步的創新方向和政策建議。專家認為,落實“大食物觀”,是運用新發展理念解決國家糧食安全問題的生動實踐。

        中國農業科學院黨組書記張合成指出,要領會“大食物觀”核心要義,把握人民美好生活這個立足點,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在確保糧食安全和保護生態環境的前提下,強化空間拓展、資源拓展、產業拓展。他強調,科技創新要突出重點,強化糧食安全戰略研究,加強耕地到國土空間拓展創新,加強非農業資源拓展創新,加強食物品種生產方式創新。

        “大食物觀就是要放眼整個國土資源,立足人的全生命周期需求,依靠現代科技驅動,全方位開發耕地、森林、海洋資源,來拓寬動物、植物、微生物的來源,保障各類食物有效供給,實現各類食物供求平衡,更好的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多樣化、健康化、個性化的食物消費的需求。”國家食物與營養咨詢委員會主任陳萌山表示,在新時代,大食物觀的深刻內涵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即調整食物的生產結構、豐富擴大食物的來源、確保食物可持續獲取。

        中國工程院院士、江南大學教授陳堅認為,未來食品可能變革傳統的食品工業制造模式,應使人更健康,使地球更健康。未來食品的主要任務是解決食物供給和質量、食品安全和營養、飲食方式和精神享受等三方面問題。

        本次研討會還進行了網絡直播,18000余人次實時在線觀看。中國人民大學、中國農業大學、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以及中國農科院辦公室、科技局、成果轉化局、國合局、蔬菜花卉所、食物營養所等相關領導專家參加會議。

        關鍵詞: 食品工業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最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