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寄予厚望卻“趴窩”的“天劍”防空系統是什么裝備?

        2022-06-10 05:31:24

        出? 品:科普中國

        作? 者:蘭順正

        策? 劃:宋雅娟 涂子怡

        監? 制:光明網科普事業部

        近日據英國《太陽報》網站報道,因處于失靈狀態,英國“天劍”防空系統在運抵波蘭一個月后仍未投入運行,成為了各方的笑柄。

        英國防空的繼任者

        “天劍”(Sky Saber)防空系統是為了取代英國陸軍現役的“劍桿”短程防空(SHORAD)系統而研發了新一代防空系統,具備超視距(BVR)與敵機和空投彈藥交戰的能力,該項目包括三個主要承包商:拉斐爾先進防御系統、薩博和歐洲導彈公司(MBDA)。 “天劍”系統由三個主要組成部分組成,即陸地發射器系統、“長頸鹿”AMB雷達,以及作為指揮和控制系統的模塊化集成指揮、控制、計算機和通信(C4)防空系統(MI C4 AD)。

        MI C4 AD是拉斐爾公司為不同的防空和導彈防御系統開發的統一集成指揮、控制、通信、計算機和情報(C4I)解決方案。統一系統能夠控制所有正在運行的防空和導彈防御系統,高度模塊化的系統具有開放的系統架構,可滿足現有和未來的用戶需求。

        “長頸鹿”AMB雷達

        一套完整的“長頸鹿”AMB雷達系統主要集中在標準集裝箱內,由卡車機動運輸,一旦到達目的地實施部署,“長頸鹿”雷達系統的天線可以升高至8米或12米,整套系統的展開時間少于10分鐘。由于采用了聚集束原理,一套“長頸鹿”AMB雷達系統就能集群跟蹤或分別跟蹤超過100個目標,并可與其他“長頸鹿”雷達交換數據組成雷達網。

        通用防空模塊化導彈(CAMM)

        “天劍”的陸地發射器系統使用通用防空模塊化導彈(CAMM),該導彈是MBDA公司設計和制造的下一代輕型先進防空導彈。導彈長3.2米,彈徑0.166米,彈重99千克,射程1-25千米,射高10千米,最大速度3馬赫,安裝有定向破片戰斗部,由激光碰炸/近炸引信引爆。該彈采用主動有源雷達導引頭,加裝雙向數據鏈,開放式的結構內部通信總線,飛行中段可以通過雙向數據鏈更新來襲目標位置,然后由雷達導引頭接替工作,由燃氣舵加尾舵增強機動性。同時該導彈采用了輕巧緊湊的設計,可以將多個單元裝在有限的空間內,并可以通過常規輪式交通工具運輸。

        波蘭防空的新力量

        之前波蘭軍隊大量裝備了俄制防空導彈,因此波蘭與北約進行聯動時,系統無法完全兼容。自從鄰國烏克蘭軍事危機爆發以來,波蘭不得不加快升級其軍事能力,計劃花費十多年的時間投入460億美元打造一個北約血統的防空網,為了更換近程防空系統,波蘭提出了NAREW近程防空導彈項目,從國際市場招標防空系統,最終MBDA公司因為其提出愿意提供令該導彈系統嵌入波蘭國家防空系統所必要的一切源代碼所以贏得了招標。

        在2021年11月,英國國防大臣本·華萊士和波蘭國防部長馬里烏什·布拉什恰克達成一項意向協議,與波蘭軍工集團(PGZ)合作開發波蘭未來的NAREW陸基防空系統,而“天劍”防空系統被確認用于波蘭的NAREW計劃。

        根據當時的宣傳,“天劍”防空系統“非常先進”,能擊中以3倍于音速飛行的網球,而隨著此次俄烏沖突的持續,波蘭也對“天劍”寄予了厚望。但事與愿違的是,“天劍”在運抵波蘭后一直處于“趴窩”狀態,消息人士表示,“天劍”防空系統的軟件存在問題,現在超過75名英國軍人正在波蘭的一個體育館處理故障,預計該系統要到8月才能使用,不禁有些讓人啼笑皆非。

        軍事小詞典

        雷達聚集束原理:由一個寬波束發射電磁波,由多個窄波束同時接收回波信號,這樣可以大幅加快天線掃描速度,縮短反應時間,且獲得的目標數據信息更加精確。

        關鍵詞: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最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