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湖北首個藥用植物種質資源庫,2018年建成后,已實現藥用植物種質資源保護從0到1的突破?!?月6日,湖北省農業科學院中藥材研究所中藥資源與育種研究室主任張美德來到位于恩施市新塘鄉的華中藥用植物園,將同事剛采摘的曼陀羅、黃連等藥用植物種子用專用袋密封好,貼上標簽,存入被稱為“種子方舟”的湖北省藥用植物種質資源庫保存。
(資料圖片)
這艘“種子方舟”設計庫容3萬份,目前已入庫保存華中地區藥用植物種質資源3000余份,涉及500多種藥用植物。
“華中藥庫”家族龐大
進入零下4℃的種質庫,只見一排排置物架上,整齊擺放著貼有不同標簽的密封袋。這是從各地采集回來的藥用植物種子,經過干燥處理后存放到鋁箔袋中,靜靜地躺在“種子方舟”里。
種子是植物遺傳信息的攜帶者和傳遞者,是植物繁衍之源,也是不可或缺的戰略資源。
過去,因保護意識淡薄,藥農只重采挖,不重視資源保護,掠奪式開發導致不少地區野生中藥材資源瀕臨枯竭。藥用植物種子保護刻不容緩,建立藥用植物種質資源庫就是有效的措施之一。
在種質庫處理室,工作臺上堆放著數千粒種子,管理員程衡聚精會神精挑細選?!安杉貋淼姆N子需經過雜質清理、活力檢測、干燥處理等程序,留下顆粒飽滿、新鮮、有光澤、沒有病蟲害的優良種子,然后包裝、編碼,再經過緩沖間存入低溫庫。同時,將種子信息輸入計算機數據庫。”程衡介紹。
由于種質庫溫度低,為防止凍傷,程衡每次都要穿上厚厚的羽絨服,戴上防凍手套,才能入庫操作?!胺N質名稱:掌葉大黃;科名:蓼科;屬名:大黃屬?!彼檬謾C掃一掃密封袋外面的二維碼,屏幕上立刻顯示出種質資源收集與調查信息,包括品種名稱、采集時間、采集地點、海拔和數量等。
近年來,湖北省在生物多樣性豐富的地區相繼申報建立自然保護區,實現就地保護。恩施州擁有藥用植物資源186科854屬2258種,是全國中藥材九大主產區之一,湖北省第一大中藥材種植基地,被譽為“華中藥庫”。
1982年,湖北省農科院中藥材研究所依托“華中藥庫”資源優勢,在恩施市新塘鄉長嶺崗建立華中藥用植物園,實現藥用植物遷地保護,破解近百種珍貴藥用植物尤其是瀕危稀缺道地藥材種質資源遷地引種栽培技術難題。目前,華中藥用植物園共保育華中地區藥用植物1680種。
“種子方舟”存儲未來
“一些種質資源生長環境特殊,無法開展遷地保護?!焙笔∞r科院中藥材研究所所長譚旭輝介紹,湖北省藥用植物種質資源庫的投入使用,填補了湖北在藥用植物種質資源低溫保存方面的空白,同時也解決了部分種質資源無法實施遷地保護的難題。
種質資源庫立足湖北省,面向華中地區,輻射周邊湖南、江西、重慶等省市,開展野生及栽培藥用植物種質資源的收集和保存工作。
目前,收集數量較多的有白術、大黃、黨參、玄參、當歸、獨活等品種。通過種質資源庫,可以有效保護湖北省90%以上的藥用植物資源,給未來藥用植物發展留下“火種”。
“野生植物在數百萬年的進化過程中,積累了各種不同的遺傳變異,蘊藏著許多栽培作物所不具備的優良基因,如抗病蟲性、抗逆性、細胞雄性不育及豐產性等,是非常好的育種材料。”張美德介紹,對于部分無法在種質資源庫保存的頑拗性種子,可以利用華中藥用植物園進行活體保存或植物組織培養室離體保存,對搶救、保存珍稀瀕危藥用植物種質資源、促進中藥材新品種選育、挖掘利用特色藥用植物資源等具有重要意義。
目前,湖北省藥用植物種質資源庫已建成短期庫和中期庫,總建筑面積150平方米。短期庫可保存5年至10年,屬臨時保存,主要供鑒定、研究、分發材料用;中期庫可保存15年至20年,用于中期保存、分發、交換和繁殖更新。
“‘十四五’期間,我們將積極籌建長期庫,投用后種子保存時間可以延長到50年左右。”張美德說,屆時,短、中、長結合,將形成對藥用植物種子保護的立體架構,基本覆蓋湖北省野生及栽培中藥材資源,將極大推動恩施州、湖北省乃至整個武陵地區中藥材產業發展。(吳純新 譚瓊輝 張曉玲)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