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8月12日,由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強磁場科學中心研制的國家穩態強磁場實驗裝置再攀“科技高峰”。其混合磁體(磁體口徑32毫米)產生了45.22萬高斯(即45.22特斯拉)的穩態磁場,刷新了同類型磁體的世界紀錄,成為目前全球范圍內可支持科學研究的最高穩態磁場。
原世界紀錄是1999年由美國國家強磁場實驗室創造的,其混合磁體產生45萬高斯,至今已保持紀錄23年之久。新紀錄45.22萬高斯相當于地球磁場的90多萬倍。
據悉,國家穩態強磁場實驗裝置有10臺磁體:5臺水冷磁體、4臺超導磁體和1臺混合磁體。其中,混合磁體是國際上技術難度最高的磁體,也是能夠產生最高穩態磁場的磁體。2016年,強磁場團隊自主研制成功中心場強達40萬高斯的混合磁體,一舉躋身世界第二。
經過5年多技術攻關,平均年齡35周歲的強磁場團隊創新磁體結構、研發新材料、優化制造工藝,終于取得重大技術突破。此次產生的45.22萬高斯的穩態強磁場,成為我國科學實驗極端條件建設乃至世界強磁場技術發展的重要里程碑。
據了解,國家穩態強磁場實驗裝置自投入運行以來,已經運行超過50萬個機時,為國內外170多家單位提供了實驗條件,在物理、化學、材料、生命健康、工程技術等領域開展了超過3000項課題的前沿研究,取得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比如,首次發現外爾軌道導致的三維量子霍爾效應,揭示日光照射改善學習記憶的分子及神經環路機制等。與此同時,研發裝置衍生的成果和依托裝置研究產生的多項成果,如組合掃描探針顯微技術、國家Ⅰ類抗癌創新靶向藥物等,成功轉化為現實生產力。
據介紹,此次世界最高穩態磁場的產生有力提升了支撐科學家開展物質科學研究的實驗條件,將在低功耗電子材料等研究中發揮不可或缺的關鍵作用。而隨著混合磁體產生的磁場強度的提高,國家穩態強磁場實驗裝置開放共享水平、用戶服務水平也將得到大幅提升,成為支撐我國科技創新的一大“利器”。(王敏)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