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鄉村民宿成為眾多游客旅途中的新選擇。相較于提供標準化服務的酒店,鄉村民宿讓游客更便于近距離體驗當地文化。在促進鄉村民宿高質量發展過程中,數字化、智能化手段提供了有力支持。互聯網平臺成為吸引客源的重要渠道,智慧民宿為游客帶來升級服務體驗,多地打造的智慧服務平臺為民宿發展提供了新機遇。
獲客渠道更廣
【資料圖】
“暑假帶孩子短途出游了兩次,都是住在京郊的民宿,體驗不錯。”北京市朝陽區居民鮑方說,短途游無論在價格還是時間的花費上,都更適合全家老少一起出去玩。
近兩年,越來越多游客熱衷于以短途游、周邊游替代長途游。城市周邊鄉村旅游不斷升溫,帶動了鄉村民宿市場的火爆。
途家民宿平臺數據顯示,今年“五一”小長假期間,鄉村民宿的訂單量占比達51%,較去年提升20%。7月,平臺民宿預訂量環比6月翻了1倍多,其中親子游訂單占比達到60%。小豬民宿發布的《暑期出行民宿數據報告》顯示,2022年暑期民宿平均消費較2021年同期增長20%,單均金額超2400元,游客對住宿品質的預期和要求提升明顯。
在吸引客流方面,除了旅行類平臺,網絡社交、分享類平臺正成為鄉村民宿打響品牌的重要渠道。
鮑方告訴記者,自己平時會通過微博、抖音、小紅書等網絡平臺,關注一些特色民宿的介紹。“有的民宿主打‘可以看到最美星空’,有的民宿是建在森林里的木屋,有的民宿靠近水庫邊,都很有趣。不少網友會發文分享自己的居住體驗,慢慢地,我也被‘種草’了。而且,一些熱門民宿經常一房難求,要提前預訂。”
比如在小紅書平臺上,休閑旅游類內容廣受歡迎,為平臺加速旅游業布局提供了契機。2020年3月,小紅書宣布和民宿公寓管理系統合作,200多家民宿品牌入駐小紅書,并開通直接預訂功能。幾個月后,小紅書又與短租民宿預訂平臺小豬短租達成合作。據小豬短租方面數據顯示,小紅書渠道帶來的交易額已超千萬元。
智慧服務出新
隨著智能家居的普及,不少鄉村民宿變身“智慧民宿”,為消費者提供更加高端化、個性化的服務。
據悉,湖南省益陽市謝林港鎮清溪村著力發展近郊旅游,帶動村民增收致富。不久前,村中新建的清溪里智慧民宿正式營業。民宿運用人臉識別、指紋識別等智慧系統,增強了游客居住的安全性。通過遙控窗簾系統,游客躺在床上就能控制窗簾徐徐拉開,看見外面搖曳的竹林、如畫的村景。此外,民宿還配備了手工坊、茶室、篝火廣場、生態農莊等休閑場地,豐富游客的居住體驗。
在浙江省舟山市嵊山鎮,一家名為“等風來”的民宿也因智能家居的應用而顯得與眾不同。這里每間房的門邊都裝有一個智能面板,游客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通過手機或遙控器,設置房間內所有智能設備,包括燈光、空調、窗簾等。客人推開房門,房間的燈光就會緩緩亮起,落地窗的布簾和紗簾有序打開,一望無際的海景立馬映入眼簾,耳邊會傳來輕柔的音樂,與此同時,空調也會自動開啟,將房間調至舒適溫度。該民宿經營者說,這些智能設備讓客人的居住體驗得到很大提升。
業內人士認為,智能化是民宿發展的必經之路。智慧民宿不僅能為旅客帶來更好的居住環境,還能有效解決民宿運營中服務效率低、管理難等問題,實現安全管理、高效管理。如何讓高科技與鄉村民宿的特色更好融合,讓游客既能享受自然風光、田園生活,又能擁有高品質的居住環境,是民宿行業發展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
推動民宿轉型升級
多地的智慧旅游平臺、數字鄉村建設,也帶動了鄉村民宿轉型升級,為鄉村振興提供助力。
“我出發前,就有朋友向我推薦了‘徽黃游’小程序,在小程序里可以訂票、訂民宿,特別方便。”從江蘇省南京市來到安徽省黃山市黟縣旅游的趙先生,對黟縣推出的智慧旅游平臺贊不絕口。
依托該平臺,黟縣大力促進民宿的集群發展。截至今年初,當地有140余家民宿酒店接入“徽黃游”小程序,可提供線上預訂服務。目前,該縣建成8個民宿集群,直接提供就業崗位近3900個,綜合收入20億元,間接帶動2萬人增收。可以說,由古民居、古建筑改建而成的民宿客棧,已成為黟縣推動鄉村振興的“聚寶盆”。
浙江省象山縣泗洲頭鎮墩岙村,去年開發了一款“暢游墩岙”小程序。它能夠向合作單位實時輸送墩岙村民宿資源、旅游產品和定制個性化旅游路線,吸引更多游客前來旅游。墩岙村黨支部書記鮑英錢表示,運用“暢游墩岙”后臺大數據,可以對客源、游客喜好和購買力等要素進行分析,為旅游管理和農產品營銷提供決策支持。“我們希望通過線上平臺搭橋,實現村社對接資源。”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旅游科學學院副院長鄧寧認為,推動鄉村民宿高質量發展,應與美麗鄉村建設相結合。比如更加注重鄉村民宿交通的通達性與周邊環境的整體提升,建設具有休閑度假特色的景觀工程等。“加強信息化和數字化建設,也是提升鄉村民宿硬件的一個重要方面。”(李貞)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