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播資訊】北交所成立一周年 上市公司超百家 總市值近2000億元

        央視新聞客戶端 2022-09-01 09:50:32

        2021年9月3日,北京證券交易所正式注冊成立。截至昨天(31日),北交所上市公司已達106家,總市值近2000億元。

        北交所上市公司中小企業占比超過七成,戰略新興產業、先進制造業等占比超八成;其中23家為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北交所公開發行累計融資227.57億元,平均每家融資2.1億元。

        全國中小企業協會副會長 范曉忻:北交所的成立能夠推動中小企業更早熟悉和進入資本市場,進一步規范企業的管理制度,全面激發企業的發展動力。


        【資料圖】

        北交所上市公司2021年盈利面達99%,凈利潤總額增長23.8%,凈利潤5000萬元以上的公司超四成。

        中國證券業協會首席經濟學家委員會委員陳靂:北交所企業中“專精特新”企業占比較高,這些企業通過實現產品的“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新穎化”,毛利率較普通企業更高,盈利能力更強。

        “北交所”發行上市標準多元包容

        北交所自成立之日起試點注冊制,滿足標準即可上市。針對不同行業與類型的企業,北交所有四套上市標準可供選擇,企業到北交所上市熱情顯著提升。

        今年以來,北交所新增受理擬上市企業115家,正在審核和正在輔導的擬上市企業共計400余家。北交所試點注冊制,對上市企業的發行價格、規模不做行政干預。

        中國證券業協會投資銀行委員會委員 張劍:(注冊制)意味著監管機構的主要精力是判斷(企業)“合規不合規”,監管的視角也從事前審批轉變為了事后監管。

        北交所設置四套并行的發行上市標準,從尚未盈利到凈利潤超10億元的企業均能兼顧,從制度安排上充分體現北交所對上市企業的精準和包容。

        清華大學金融科技研究院副院長 魏晨陽:除了普通股,可以發這個優先股,可以有可轉債。(對)中小企業來說,這些新型的融資工具是非常有吸引力的。

        合格投資者超過513萬戶 公募基金加速布局

        北交所設立一年來,上市企業經營穩健,創新屬性明顯,吸引了機構和長期投資者參與。合格投資者數量已超過513萬戶,500余只公募基金布局,風險投資機構加大投入,社保基金、保險資金、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等均已入市。

        北交所龍頭撬動作用顯著,截至今年8月25日,新三板新增申請掛牌公司共229家,是去年同期的四倍,優質企業參與意愿增強。

        中國證券業協會首席經濟學家委員會委員陳靂:新三板的企業只要在創新層掛牌滿一年,且符合上市條件,后續也將有機會在北交所實現上市,這(也)為新三板注入了更多流動性和活力。另一方面,北交所與創業板、科創板的互聯互通,也給企業實現創業板、科創板上市提供另一條途徑。

        (總臺央視記者 沙千)

        關鍵詞: 上市公司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最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