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觀速訊丨聚焦服貿會| 踐行雙碳承諾 氣象黑科技搶“鮮”看

        光明網 2022-09-01 22:41:23

        在2022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上,世界氣象組織主辦、中國氣象局協辦、中國氣象服務協會承辦了“2022氣象與全球服務貿易展”和“應對氣候變化與雙碳經濟專題展”。展覽突出展示了氣象賦能能源電力、城市建設、環境和健康、金融保險、文化旅游等領域的最新進展,展示了氣象融入各行各業共同應對氣候變化、踐行雙碳承諾。

        氣象裝備“黑科技”聚焦環境服務

        一只名為“ULD3000”的機械狗,可以在低至-40℃和高達80℃的環境中工作從事氣象工作——這種科幻的場景已經變為現實。實際上,這只機械狗是—架設計精巧的無人陸地探測器,它可以監測溫濕度、氣壓、風速風向、太陽輻射、顆粒物等標準氣象觀測要素。參展商佐格公司介紹,機械狗可以代替人工,在惡劣環境中工作,應用于多種極端天氣中的氣象要素采集。


        (資料圖片)

        怎樣解決“局部地區”看不準的問題,天氣雷達的更新換代無疑是重要一環。擁有完全知識產權的相控陣天氣雷達,可以將傳統氣象雷達的體掃時間由6分鐘減少到30秒,分辨率由1公里提高到30米,掃描仰角由0-19°提升至0-72°。這款雷達由湖南宜通華盛公司研發,據參展商介紹,在此基礎上研制的陣列天氣雷達,能夠有效提高對中小尺度強天氣的探測預警能力。

        在地球工程領域,人工影響天氣在國家重要活動保障、抗旱防澇、森林滅火等領域發揮著重要作用。展區展出的新舟60氣象機就是國內人工影響天氣作業主力軍,中航西飛民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介紹,該型號已向中國氣象局交付4架飛機,其具備冷云和暖云增消雨作業、復雜氣象科學探測、空地協同控制等功能。

        氣象軟實力助力雙碳經濟

        展區中的“GEOVIS碳星球”由中科星圖維天信(北京)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打造,能夠實現全景網格化碳排放數據的近實時快速計算和呈現,實現全球碳排放大數據的收集整理、分析顯示,將全球碳排放的時空動態從“過去時”推進到“現在時”。

        蔚來企業也出現在氣候變化與雙碳經濟展,表達了車企推動使用綠色清潔能源和全球可持續發展的決心。蔚來表示,想借助此平臺助力“雙碳”目標實現。

        在助力雙碳經濟的過程中,氣象的賦能使得防災減災救災全鏈條更加牢固。國內首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臺風巨災模型及臺風實時損失評估平臺“風眼”,正是氣象賦能金融場景的應用。中再巨災風險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介紹,中國臺風巨災模型可為支撐巨災保險產品開發、費率厘定、理賠響應、風險累積管理及再保方案設計。模型還可基于應用場景提供面向政府和產業的綜合解決方案,提供定制化、精準化的防災減災服務。

        中央氣象臺和大商所共同研發了溫度指數,能夠量化農業等相關敏感行業受到溫度的累積波動影響,是服務農業生產經營的有效領先指標,也是“氣象+期貨”服務國家糧食安全戰略的典型成果。目前,溫度指數已被國內外一些大的糧食企業用于預測大豆、玉米等重點農作物生長情況和價格波動趨勢。

        全球行動積極應對氣候變化

        “全球升溫的每一個增量都將進一步增加極端天氣事件的頻率和強度。”在2022氣象與全球服務貿易展上,世界氣象組織(WMO)給出了如此警告。

        據WMO介紹,為了監測氣候變化和協助減緩行動,以支持《巴黎協定》承諾,還需要對溫室氣體和其他影響碳預算的因素進行系統觀測,并需要將輸出數據納入碳循環的全球模型之中。為此,WMO決定進一步發展由其協調的全球溫室氣體監測基礎設施這一概念。

        即便面臨極端天氣事件多發的情況,人們依然有應對之策。WMO認為,只要在風暴或熱浪來臨前24小時發出警告,就能將隨之而來的損失減少30%;在發展中國家花費8億美元建設此類系統,每年可避免30-160億美元的損失。為此,聯合國秘書長安東尼奧·古特雷斯今年宣布聯合國將帶頭采取新行動,以確保地球上每個人在五年內都能得到早期預警系統的保護,并要求WMO領導這項工作。

        展區展示了WMO通過系統觀測融資機制加強全球基本觀測基礎設施,并通過氣候風險和預警系統倡議,擴大多災種早期預警系統的規模,確保承受風險最大的群體可以接收、理解對極端事件的預測和預警并采取行動。

        關鍵詞: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最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