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事持續至今,雙方在防空作戰上展開激烈較量,運用各自的防空裝備有來有回,貫穿了整場沖突始終,可謂十分精彩。其中,表現特別突出的要數S-300系列防空系統,俄方利用其進行區域防御并抵近部署至克羅米亞和俄烏邊境地區,多次成功攔截“圓點”-U戰役戰術導彈;而作為防御一方的烏克蘭,則用S-300系列防空導彈構建了國土防空體系,亦取得不俗的戰績。那么,S-300系列防空系統究竟有何性能?
(相關資料圖)
S-300是蘇聯/俄羅斯研發的第三代地對空導彈系統的合稱,共有3種基本型號:裝備國土防空部隊的S-300P、陸軍裝備的S-300V和艦載型S-300F。多年以來,俄羅斯以這3種基本型為基礎,衍生、改進出了諸多新型號,形成了一個龐大的S-300系列家族。具體為:
S-300系列防空導彈已發展成為反巡航導彈、反戰術彈道導彈、反飛機并舉的多用途防空與反導系統,可適應從超低空到高空、從近距離到超遠程的全空域作戰。
S-300防空導彈在1991年第39屆巴黎國際航空展上首次亮相,并且在國際軍火市場銷售。各國國防科技專家大多認為S-300防空導彈系統的性能與美國的“愛國者”導彈系統(PAC-2)相當,但兩者所擔負的任務卻有所不同,S-300防空導彈系統是為了實現蘇聯防空網的現代化,而“愛國者”導彈系統卻是為美國陸軍野戰部隊提供防護。
(一)S-300V系列
S-300V是世界上第一種具備戰術彈道導彈防御能力的武器系統。S-300V系列先后發展出的型號有S-300V1,S-300V2、S-300VM相S-300VM2,經歷了4個研制階段。
第一階段,S-300V1配備了射程較短的9M83導彈及其他相應的配套裝備,1980年-1981年通過國家聯合鑒定試驗,1983年裝備陸軍防空部隊。攔截的目標類型主要是飛機、巡航導彈和諸如“飛毛腿”“長矛”之類的近程戰術彈道導彈。
第二階段,S-300V2配置了一種射程更大的9M82導彈及其配套裝備,采用了兩型導彈、兩型發射單元的新系統,于1985年-1986年通過了國家鑒定,1988年裝備陸軍防空部隊。攔截的目標類型增加了中程戰術彈道導彈,以及100千米范圍內的飛機。
第三階段,S-300VM系統配備了新型的9M83ME導彈,射程增加到200千米,1993年前后裝備部隊。
第四階段,在S-300VM的基礎上發展了出口型號“安泰”2500系統,1998年前后裝備部隊。
S-300V通常用于陸軍軍級以上部隊的野戰防空、機動式陸基戰略彈道導彈發射陣地的防空,也可用于國土防空。它以對付戰術彈道導彈為主,也可對付高速飛機、遠距離預警機等。
S-300V通常以旅為作戰單元,每個旅下轄4個火力單元(營級編制)。這4個營通過旅一級的指揮控制中心,即一套“巴良納”自動化指揮系統,形成一個地面防空作戰整體。
一個S-300V導彈旅裝備96-192枚導彈,最多可同時引導48枚導彈攻擊24個目標。
S-300V防空導彈系統的戰斗裝備都安裝在履帶式自行底盤上,越野能力較強。主要裝備包括:①9M82導彈,北約代號5A-12B,“巨人”(Giant);②9M83導彈,北約代號5A-12A,“斗士”(GladiaLor);③9A82雙聯裝導彈發射車;④9A93四聯裝導彈發射車;⑤9A84導彈裝載車;⑥9A05導彈裝載車;⑦9515環形搜索雷達;⑧9519扇形搜索雷達;⑨9532火控雷達;⑩95457指揮車。
(二)S-300PMU系列
S-300P是S-300系列防空導彈家族的最早成員,也是S-300家族三大分支(S-300P系列、S-300V系列、S-300F系列)中后續發展最成功、改進型最多的。S-300P作為蘇聯國土防空軍第三代地對空導彈系統,可以同時攻擊多個目標,用于從超低空到高空,低距離到超遠程的全空域抗擊高密度多目標空襲作戰。
S-300PMU系列防空導彈是國際武器市場的暢銷產品,目前有近20個國家購買和裝備了該型防空導彈。
S-300PMU-1,北約代號SA-20A,綽號“滴水嘴”(Gargoyle),是S-300PMU的增程改進型,采用較先進的數據處理技術,同時還改善了整套系統的操作性能。主要用于攻擊飛機和巡航導彈,且具備有限度的反導彈能力,可對抗速度在3000米/秒以下的目標,同時,對抗電子干擾的能力也有相當程度的提高。
S-300PMU-2是S-300PMU系列的最重要的改良型,俄方稱為“驕子”(Favorite),北約代SA-20B。S-300PMU-2裝備了射程更遠的防空導彈,大幅提高了防空范圍。根據俄羅斯方面的資料,S-300PMU-2的探測范圍超過300千米,最多能同時追蹤100個目標,有效射程3-200千米,射高10-27000米,攔截飛機的殺傷概率是0.8-0.98。一套S-300PMU-2作戰單元最多能同時攻擊36個目標。
S-300PMU-1/2的系統架構與S-300PMU大致相同,全系統都是由指揮中心、雷達、導彈與發射架等分系統組成。上應分系統那是裝備在機動性能較強的MAZ-7910型8×8重型卡車底盤上,有較強的機動性能。為了保障持續作戰能力,系統還配備有導彈運輸裝填車、后勤修理車等,以提供必要的后勤支持。在沒有準備的陣地部署S-300PMU-2系統,5分鐘即可部署完畢,在行進中完成發射準備的時間也只需5分鐘左右,反應時間相當快速。
S-300PMU-2系統的配置包括:①1套83M6E2型指揮控制系統;②1輛96L6E型機動雷達車;③數量最多最多可達12輛的5P85TE2或5P85CE2型導彈發射車;④48NGE2型防空導彈,每輛導彈發財車配備4枚導彈。
專家簡介:翁宗波,軍事裝備科普專家,主要從事國內外高科技裝備、各兵種主戰裝備、聯合作戰戰略戰術等方面的研究,先后在《解放軍報》《中國國防報》《兵器》雜志等軍事類報刊雜志發表文章200余篇,個人榮立三等功1次。
出品:科普中國軍事科技前沿
作者:翁宗波
策劃:金赫
監制:光明網科普事業部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