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在近期舉行的2022信服云創新峰會上,中國信通院云大所副所長栗蔚發表《企業上云用云新趨勢》主題演講,介紹了新經濟下上云用云發展的新周期,以及新周期下云計算發展的重點。栗蔚提出,云計算是企業敏捷基礎設施的一個重要的選擇,包括托管云在內的混合部署模式,逐漸成為上云用云新趨勢。
他介紹,新經濟下產業的業態、組織、生產方式、商業和技術特征都迎來了質變。縱觀信息化的發展,可以分為泛電子化時代、泛互聯網化時代和現在的泛數字化時代這三個階段。
在電子化時代,技術和商業的關系更多的是技術來支撐商業功能的實現,大部分的產業會通過軟件的形式而去實現商業的某些功能。到了泛互聯網化時代,技術和商業不斷融合。由于互聯網帶來的一些流量的高峰、低峰的變化,孕育了云計算這樣的彈性分布式技術的誕生。
到了泛數字化時代,企業出現越來越多的個性化定制需求,技術開始驅動商業的進步,“為滿足易用的、普遍的、個性化的新經濟需求,需要模塊化、分布式、高敏捷的技術架構,云計算是此類技術架構的主要實現方式。”
栗蔚認為,“云計算是數字經濟發展的核心生產工具。”在云計算的概念出來之前,數據雖然存在于很多的軟件和存儲里,但是并沒有能夠處理數據和分析數據的工具。云計算概念出現之后,包括云資源、云原生技術等在內的工具和技術,可以把數據匯聚在一起進行分析,讓數據產生價值。
有了云計算的能力,企業可以更好地去打通企業內外部的協同問題,也能更好地管理人、財、物和開展業務。應用規模的擴大,就需要企業提高軟件研發和使用的敏捷性,以便更好、更快地響應用戶的需求,而這些都需要云計算技術作為其基礎設施。
栗蔚表示,新周期下上云用云呈現五大特點:一是企業深度用云能力不斷提升,對云原生認知需不斷深入;二是云邊端算力異構化,服務化輸出勢在必行;三是系統上云復雜性提升,對穩定性提升提出新要求;四是新安全需求涌現,云上安全機制亟待改進;五是云資源效益提升成為剛需,優化治理能力需提升。
“用好云計算,關鍵在于聚焦技術、模式、應用、安全、管理五大方面。”栗蔚介紹,在技術方面,云原生要從單點技術應用到體系化建設演進。從單一的容器、微服務技術應用,向技術架構、業務應用和系統安全的體系化建設發展。
面對企業上云的性能、安全合規以及成本等諸多需求,他建議,“企業要開始綜合地從云資源歸屬方、云運維運營服務方以及資源分布位置等多維度考慮,選擇適合自己的上云部署模式,包括托管云、專有云以及分布式云等在內的混合云部署模式。”
栗蔚在演講最后總結,上云用云新周期里,隨著云計算行業云服務種類越來越豐富、云原生能力應用更加深入,企業部署模式也將會更加靈活、云安全更加體系化、用云管理能力更加精細,企業也有更多選擇去實現高效、安全、精益的上云用云。(柯巖)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