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央廣網長春9月22日消息(記者蘇高格)今年9月26日是第二個“吉林生態日”,一年來生態強省建設情況如何?各項政策措施如何落實到位?在吉林省9月21日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相關部門負責人進行了介紹。其中,吉林省能源局副局長楊慶明在回答央廣網記者提問時,介紹了當前吉林省“陸上風光三峽”建設情況。
央廣網記者蘇高格就吉林省“陸上風光三峽”建設情況進行提問
央廣網記者蘇高格:吉林打造“陸上風光三峽”對于建設生態強省至關重要,請吉林省能源局介紹一下當前“陸上風光三峽”的建設情況?
吉林省能源局副局長楊慶明介紹,“陸上風光三峽”工程已于去年10月全面啟動建設,主要是依托西部風光資源,以國家級清潔能源基地為支撐,發展風電、光伏發電。主體區域包括白城、松原兩市全部及四平雙遼市,涵蓋3個市、11個縣(市、區),幅員面積約5.1萬平方公里,是國家松遼新能源保障基地的核心區。大力發展清潔能源,打造“陸上風光三峽”,對促進吉林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具有重大戰略意義。
吉電股份汪清縣振發仲安130MW光伏電站(央廣網發 吉電股份供圖)
截至今年8月底,吉林省新能源裝機1257.77萬千瓦,其中風電877.1萬千瓦,光伏發電380.67萬千瓦。記者了解到,下一步,為按期實現“陸上風光三峽”發展目標,破解消納空間不足的問題,吉林省將采取“內引、外通、抽蓄、強網”等主要措施,加快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
“內引”,即通過“綠電”優勢進行招商引資,擴大用電增量;“外通”,即借助魯固直流以及正在推進的“吉電入京”特高壓外送通道將電力送出省外;“抽蓄”,即充分發揮東部山區豐富水利資源優勢,推進千萬千瓦級抽水蓄能工程,打造東北電網應急調峰保障基地,構建“山水蓄能三峽”;“強網”,即完善吉林省電網架構,提升電網匯集和送出能力,協調電網保證電網送出工程與風光發電項目進度相匹配,實現風光發電項目與送出工程同步規劃、核準、建設、投運,為國家松遼新能源保障基地發展提供支撐。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