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央廣網濟南10月15日消息(記者李舜)10月14日,山東省委宣傳部舉辦“山東這十年”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第十三場,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山東水利發展成就。會上,山東省水利廳農村水利處處長修婷介紹,十年來,山東大力實施農村供水保障工程建設,累計完成投資443億元,解決了2110萬農村居民的飲水安全問題,鞏固提升了4254萬農村人口的供水保障水平。
堅持規劃引領,供水工程體系更加完善。山東省持續推進農村供水保障工程建設,全省共建成農村供水保障工程1.15萬處,包括“千噸萬人”規模化供水工程571處和城市管網延伸工程133處,覆蓋人口達到7077萬人;整合組建縣級供水公司226家,服務農村人口比例穩定在85%以上。
錨定脫貧攻堅,供水保障水平全面提升。實施2019—2020兩年攻堅行動,累計完成投資260余億元,新建、改建規模化水廠291處,鋪設主管網2.4萬公里、村級管網20.6萬公里,行政村集中供水設施首次實現全覆蓋;歷史性解決了111萬農村群眾飲水型氟超標難題,197.9萬貧困人口飲水得到充分保障。
壓實責任主體,供水保障能力顯著提高。全省16個市、136個縣(市、區)已全面落實了農村飲水安全地方人民政府主體責任、水行政主管部門行業監管責任和供水單位運行管理責任,農村供水保障管理體系得到完善。
修婷表示,下一步,山東將繼續加大力度,不斷提高農村供水保障水平。持續推進城鄉供水一體化發展。擴大規模化供水工程覆蓋范圍,逐步形成政府主導、縣級統管、公司運作、分片到點的運行管護格局,盡快實現城鄉供水同源、同網、同質、同服務、同監管的“五同”目標。筑牢農村群眾飲水安全屏障。啟動農村供水水質提升三年專項行動,建立健全水質巡檢制度,強化與生態環境、衛生健康等部門之間的數據共享和風險共治,建立從源頭到水龍頭全過程的水質保障體系。健全農村供水保障工程運行管理長效機制。加快推進農村供水立法工作;完善水價形成機制,健全“以水養水”的良性模式;積極打造山東農村供水“一張圖”,推動農村供水現代化進程。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