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關注:地空導彈兵種發展有哪些特色?

        光明網-科普中國 2022-10-24 18:35:13

        在現代軍隊序列中,有一個既能打飛機,又能攔截導彈,還能攻擊衛星的兵種,它就是家喻戶曉的地空導彈兵。地空導彈兵是以地空導彈武器系統為基本裝備,遂行地面防空作戰任務的兵種。

        自上世紀50年代地空導彈正式成為兵種級部隊以來,世界上已有近90個國家的軍隊中編有地空導彈兵部隊,并把地空導彈兵編制到空軍序列中。通常,地空導彈部隊在戰術兵團內實行不同型號導彈或高射炮混合編成,根據配裝的武器系統,戰術兵團、戰術部隊下轄數量不等的火力單位,分別遂行保衛國家戰略要地、重要目標安全,參加爭奪制空權的斗爭,掩護陸軍、海軍、火箭軍、戰略支援部隊的戰役展開并支援其作戰行動等作戰任務。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在現代防空作戰的歷史上,我國地空導彈部隊在作戰任務中創造了輝煌戰績。1959 年10 月8日,中國空軍地空導彈兵用蘇制“薩姆”-2導彈,擊落了在北京上空進行偵察飛行的臺灣空軍偵察機RB-57D,開創了世界上第一個用地空導彈武器系統擊落飛機的先河。

        地空導彈兵之所以能夠在現代軍事斗爭中表現不凡,除了國家重視、加大投入等因素外,在兵種建設上還有幾個突出的特點:

        聚焦作戰需求

        始終瞄準來自空天的威脅,面向反偵察、反轟炸、反導彈、反干擾、反衛星等空襲兵器的發展,來設計研制新一代地空導彈武器系統和研究適應新情況的作戰方法,因而能引導武器系統保持強大的發展生命力和經久不衰的戰績,履行國家和軍隊賦予的重要使命,保護國土領空的安全。

        強化人才培養

        地空導彈武器系統自從誕生以來,就始終是當代高新科學技術的產物,需要有高文化素養的官兵來駕馭它、使用它,以發揮其應有的作戰效能。從軍官隊伍的文化素質看,已經從初期的高中、大專、本科學歷發展到了今天的本科、碩士、博士學歷,高學歷的占比也越來越大;而士官隊伍的大專、本科學歷的比例也有大幅提升。此外,依托軍地高等專業教育機構強化培養出大批戰術兵團、戰術部隊的指揮人才、專業技術人才,使兵種建設和作戰能力提升保持了強大持久的動力。

        應用高新技術

        隨著空氣動力目標、彈道目標、空間目標和電磁領域環境的高速發展和不斷變化,對空天安全的威脅不斷加大,對地空導彈武器系統的功能不斷提出新的挑戰和需求。對此,在武器研發上,不斷加大科技創新力度,在新材料、新工藝、新技術的研發上集中攻關、重點突破、廣泛應用,系統的自動化、信息化、智能化、遠程化和可靠性、多功能等研制目標逐步實現,呈現出“系統火力強、制導精度高、殺傷威力大,全天候、全方位、全高度作戰,從搜索、跟蹤目標、判明目標性質到發射導彈、摧毀目標均可實現自動化和作戰反應速度快”等基本特征。

        注重實踐檢驗

        地空導彈武器的效能,一般通過實兵試射和作戰使用來檢驗。從試射檢驗情況看,相關國家近些年重點進行了地空導彈武器系統攔截中遠程彈道導彈和空間衛星的作戰能力檢驗,進行超遠程、多目標、抗電子干擾作戰能力檢驗,美、俄、中、以色列等國均已具備相關作戰能力。

        從實戰使用看,“薩姆”系列、“愛國者”系列、“霍克”、“毒刺”、“鐵穹”地空導彈武器系統,都有不凡的表現。未來,微電子、激光、紅外、動能、量子技術將會更加成熟,機械、動力、材料技術和工藝技術將會有更大發展,地空導彈武器系統的作戰能力必將會隨之提升,兵種部隊將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

        王鳳嶺,藍海長青智庫高級研究員,曾出版過國防教育全視角知識書系《尖端武器:防控導彈》。

        出品:科普中國軍事科技

        科學顧問:費伯禹

        策劃:金 赫

        作者:王鳳嶺

        監制:光明網科普事業部

        關鍵詞: 地空導彈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最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