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快訊:數字韌性如何在制造業中“大顯身手”

        光明網 2022-11-02 15:52:11

        2021年,面對生產停擺、供應鏈受阻、交期無法保證等艱難處境,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中密控股仍然實現了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2.43%,凈利潤同比增長36.27%的優異成績。

        “逆勢增長”背后,有怎樣的底層邏輯?近日,光明網記者在2022第七屆中國數字化轉型年度盛典上專訪中密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監事、集團信息化運營總監鄧杰,探究“數字韌性”的奧秘。


        (相關資料圖)

        中密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監事、集團信息化運營總監 鄧杰

        在市場實踐中探索數字化轉型

        此次大會從108個優秀案例中遴選出11個2022IDC中國未來企業大獎卓越獎,中密控股榮獲了“數字韌性特別獎”-卓越獎。身為國內機械密封行業領軍者的中密控股,如何探索出一條數字化轉型道路?

        鄧杰介紹,中密的數字化之路,早在2011年便開始籌備。當時,由于市場競爭的壓力,企業是相對被動的。從2011年至2018年,企業分別在業務軟件、供應鏈、圖文檔管理、工藝、辦公無紙化等領域逐步實施數字化,然而各個領域零散的數據難以整合,以至于形成了大量的信息孤島。

        “中密集團大概有將近100萬個品號,要把這100多萬個品號整合起來進行數字化運作,然后把各個流程打通,這個難度還是比較大的。”

        鄧杰談到,為解決這個問題,2019年公司就成立了一個信息化領導小組,目的是統籌公司不同業務的數據,實現集團化。中密控股將這一年定義成信息化元年,也是其數字化戰略轉型的關鍵節點。

        自此,中密控股開始從集團層面進行整體的頂層設計,統一了包括物料品號、編碼、工藝路線、供應商與客戶編碼、員工的編碼等等,梳理過程長達整整一年。

        “當初不知道我們這個協同會不會產生效益,但實際運行下來之后,在前兩個月沒有什么感覺,后來隨著我們之間的協同越來越多,大家就充分意識到集團化非常有效。”

        2021年11月,公司經歷了突如其來的疫情影響,公司廠房關閉了整整一個月,正是依托數字化戰略,使得公司能積極面對業務中斷,迅速地恢復業務運營,在各種不確定因素與復雜的市場形勢中占得先機,保證企業擁有堅韌的生存和發展的能力。

        從“賣產品”到“賣服務”

        出色的數字化轉型道路,離不開公司勇于創新、不斷迭代的探索精神,當然也離不開優秀的戰略合作伙伴。金蝶云·星空平臺就是這樣一個重要角色。

        鄧杰認為,之所以選擇金蝶作為數字化合作伙伴,源自于金蝶本身發展具有迅速、平衡兩大特征。一般的財務平臺,在與制造業,尤其是離散制造業的合作方面是短板,而金蝶在過去的10年當中將此補齊,業務架構也比較均衡。

        與金蝶的合作讓中密控股意識到,我們正處在一個“萬物時代”向“萬智時代”的轉變時期。從單純的售賣具有市場競爭力的產品,到提供細粒度服務的轉型,也是中密控股實現數字化的必經之路。

        據鄧杰介紹,單純地售賣產品會存在“用戶使用情況不清晰”的問題。面對這個困境,公司開發了SIMS(Seal?Intelligent?Monitoring?System)系統,進行密封件的智能監控,這也是制造業智能服務轉型的一次開創性嘗試。監測系統安裝在用戶的主機上,便可以隨時監控公司產品在重大設備的運行情況。“這其實有點像現在飛機上的黑匣子,一旦運行狀況出了問題,總部都能非常清楚地了解情況。”

        SIMS項目的實施使得中密控股可以提前了解密封件的運行狀況,為重要客戶的重大項目進行安全預警,避免重大損失。鄧杰表示,“我們將過去的售后服務前置化,成為售前服務。這是我們這些年在數字化轉型當中做出的一個比較大的改革。”

        數字、安全、環保與制造業的未來

        談到未來企業,數字、環保、安全是三個熱門關鍵詞。數字化帶來的效益,如何實質性地運用到未來制造業的發展當中?

        對此,鄧杰告訴記者,在未來的企業發展中,中密控股將繼續利用數字技術,在核電市場、國際市場、產品研發、新能源市場以及國際化方面實現新的突破,在業務結構上向清潔能源靠攏。

        不僅限于產品本身,中密控股也密切關注環境問題與員工的職業健康和安全。除了嚴苛的巡檢制度外,企業還積極探索數字化技術與環保領域的結合。鄧杰還介紹了一個企業正在實施的項目——智慧車間,即對各個業務場景實施數字化監控,對于有毒有害物質跑冒、滴漏等情況進行精細化管理,將污染風險降至最低。

        在能源的節約方面,企業則引進“6S模式”,網格化生產管理,統計每個區域的用電量、用水量、用氣量,貫徹愛護環境、節約能源、反對浪費的理念。

        “數字韌性,是利用數字化的技術使企業保證堅韌的生存和發展的能力。”鄧杰這樣理解。未來,對于制造業來講不僅僅是宏大的商業布局,也同樣是一種理念。數字化與環境保護的結合,便是對這種理念的詮釋。(記者 焦子原)

        關鍵詞: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最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