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光明網訊記者從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獲悉,11月7日,國際竹藤組織成立二十五周年志慶暨第二屆世界竹藤大會在北京舉行。本屆大會以“竹藤——基于自然的可持續發展解決方案”為主題,旨在推動竹藤產業健康發展、助力實現碳中和目標,探索竹藤發展新機遇,打造竹藤對話新平臺。大會開幕式上啟動了“以竹代塑”倡議,大會期間還將舉辦大使對話、特邀報告和36場平行會議。
本屆大會由中國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與國際竹藤組織共同主辦,來自國際竹藤組織成員國、有關國際組織和非政府組織,以及科研院所、高校、企業界的代表參會,并形成了“以竹代塑”倡議重要成果,對加強各方合作,推進“以竹代塑”行動,共建清潔美麗世界具有重要意義。
中國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局長關志鷗在致辭中指出,中國政府歷來高度重視竹藤事業的發展,尤其是近十年來,在竹藤資源培育、竹藤生態保護、產業發展、文化繁榮等方面取得長足發展。黨的二十大對推進綠色發展、應對氣候變化、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等作出了新的戰略部署,為中國新時代竹藤事業可持續發展指明了方向,也為促進世界竹藤事業發展注入了強勁活力。中國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將繼續秉持生態文明理念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要求,認真落實“以竹代塑”倡議,充分發揮竹藤促進綠色增長作用;與國際竹藤組織及其各成員國攜手一道,凝聚廣泛共識,深化交流合作,再創竹藤事業發展新輝煌。
據悉,國際竹藤組織成立于1997年,是第一個總部設在中國的政府間國際組織,也是全球唯一一家專門致力于竹藤可持續發展的國際機構,2017年成為聯合國大會觀察員。目前,有49個成員國和4個觀察員國,廣泛分布在非洲、亞洲、美洲和大洋洲,總部設在中國北京,在喀麥隆雅溫得、厄瓜多爾基多、埃塞俄比亞亞的斯亞貝巴、加納阿克拉和印度新德里設有5個區域辦事處。
中國是世界上竹資源最豐富、竹產業規模最大的國家。黨的十八大以來,圍繞生態文明建設、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中國政府大力培育竹資源、發展竹經濟,弘揚竹文化、推動竹產業高質量發展,在改善民生、保護生態、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等方面發揮了獨特作用。目前,中國竹林面積達701萬公頃,有竹類植物39屬837種,占世界竹子種類1642種的51%。截至2020年底,中國竹產業總產值近3200億元,竹產品進出口貿易總額22億美元,占世界竹產品貿易總額的60%以上,居世界首位。(張佳興)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