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央廣網北京11月11日消息(總臺央廣記者白杰戈 張棉棉張筱璇)天舟五號貨運飛船即將擇機發射。按計劃,天舟五號貨運飛船不僅要完成上行物資的使命,還將承擔實驗支持的職責。上行的物資中包括實驗載荷,將在空間失重環境下開展科學實驗,對一些前沿的航天關鍵技術進行驗證。而此前發射升空并完成交會對接的問天實驗艙和夢天實驗艙,也已經相繼展開實驗或調試工作。未來十年,中國空間站將開展上千項科學實驗。
問天實驗艙和夢天實驗艙分別在今年7月底和10月底發射升空,中國空間站“T”字基本構型在軌組裝完成。中國科學院空間應用工程與技術中心應用發展中心主任張偉告訴中國之聲,從以往在神舟飛船上做實驗,到現在有空間站專門的實驗艙,空間科學實驗的規模大幅提升。
張偉說:“在飛船上的時候,一次做幾個項目,最多十幾個項目。我們過去二十多年做了總共近一百項實驗,現在我們未來十年就要做一千項實驗,相當于一年就希望能做近百個項目,這就是一個量的飛躍,規模大得多了。每個方向都系統地規劃了一系列實驗,覆蓋面肯定非常廣,實驗的安排也比較系統化。以前比如材料樣品我們每次只能上一個,或者做完回來分析的樣本數不夠,現在我們一次可以給三管樣品或者更多,回來以后可以反復地研究,在天上也可以反復地實驗,這樣就有一些實驗重復性,更穩定,更有利于成果產出。”
中國空間站的科學實驗任務將隨著后續實驗裝置和樣品等陸續搭載上行,逐步開展。問天實驗艙主要面向空間生命科學研究,支持開展多種類植物、動物、微生物等在空間條件下的生長、發育、遺傳、衰老等響應機理研究,已經有部分幼苗在這里長出。而夢天實驗艙主要面向微重力科學研究。張偉透露,目前已經有超過25個項目正在天宮空間站開展,其中包括研究微重力對植物細胞、骨細胞、肌肉細胞等的影響及其適應機理,開展蛋白質結晶實驗以更好地進行藥物設計,利用無容器材料科學實驗柜進行多元金屬合金等材料的深過冷凝固機理研究及熱物性測量。通過夢天實驗艙搭載升空的8個科學實驗柜,也正處于調試階段,地面的科學家通過實時下載的參數了解實驗柜的運行情況。
“8個實驗柜都要分別調試,成功了以后,再陸續把實驗放進去開展。實驗柜的研制方科學家要在運控大廳里和空間站交流。空間站的設備參數可以實時下載下來,科學家可以看這些參數,哪些是不是到位了,看這些指標是不是達到了預期的要求。”張偉說。
中國空間站將為人類的空間科學實驗帶來更多的可能性。張偉介紹,面向國際征集的19個項目正在陸續推進,未來還將征集更多的空間科學實驗項目,同時也面向青少年征集科普項目。他說:“通過聯合國外空司征集過項目,選出了9項,然后通過中歐聯合也征集過,選出來10項,19個項目還在進一步做工作,后面還要征集,希望更多國家、更多科學家參加進來。我們有個設想,未來可能會面向全國來征集科普項目、青少年的項目,在空間站實施。也可以利用我們的實驗柜,利用空間站的空間來做一些特別有意思的實驗,讓青少年參加進來。”(央廣網)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