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中新網上海11月24日電 (陳靜 馮偉)19歲,本是青春飛揚、活力四射的年紀,而大學生小李卻遭遇了一場生死危機......他突然昏迷,任憑老師和同學們如何呼喊都不醒,隨即被緊急送至奉賢區中心醫院急診搶救室。神經外科主任馮東福24日告訴記者,小李因腦血管畸形破裂導致顱內出血。
患者來院時已發生腦疝,來不及做腦血管造影,馮東福當機立斷決定馬上實施開顱手術。據悉,在來不及進行血管造影明確診斷的情況下進行手術,不僅對手術者的技術水平要求極高,也考驗其心理承受能力。
小李的家人身在外省市無法立刻趕到現場。但醫生的搶救一刻也沒有耽擱。正如馮東福主任所預想的,打開腦膜后,小李的腦壓非常高,大腦皮層上畸形血管團本該暗紅色的側裂靜脈中快速流動著鮮紅色動脈血。馮東福告訴記者,這是巨大動靜脈血管畸形破裂導致的大量腦出血。正當醫生準備分離血管時,顱內血腫突然從皮層薄弱處噴射而出,供血動脈再次破裂出血了!馮東福主任淡定從容地切開皮層,一邊清除血腫,一邊快速找到出血動脈。隨著探查的深入,手術團隊發現畸形血管團位于顳頂葉,直徑超過5厘米。
“考慮到患者年輕,如果不能一期切除畸形血管,再次出血的風險較大,也將影響患者的預后。”馮東福告訴記者,經過長達6個小時的奮戰,醫生們終于成功切除動靜脈血管畸團,清除顱內血腫,順利完成手術。術后,患者散大的瞳孔即刻恢復正常。
上海第四人民醫院專家方亦斌告訴記者,人體的血管大致分為動脈、靜脈、以及毛細血管網,動靜脈的血液通過毛細血管網進行交換,如果大量的血流不經過毛細血管網的“減速”和“降壓”,直接沖入靜脈,就會造成靜脈的壓力過大,使靜脈端被動擴張、延長、迂曲,發生畸變,久而久之就會形成畸形的血管團,并進一步導致動脈也發生擴張,形成惡性循環。血管“短路”的發生機制目前尚不明確,一般認為這種生理性的動靜脈短路在胚胎發育過程中是廣泛存在的,會隨著胚胎發育而逐步退化。一旦這種異常通道的退化受到了外界因素的干擾,就會形成動靜脈畸形。如果這種血管畸形發生在腦部,是十分危險的,是導致年輕人“腦卒中”的常見原因之一。
馮東福告訴記者,腦血管畸形見于年輕人,發病年齡平均20-40歲。血管壁薄弱容易破裂出血,如遇寒冷、情緒激動、劇烈運動、過度疲勞時均可誘發血管團破裂出血,患者表現劇烈頭痛、快速昏迷,死亡率可高達20%。部分患者雖然經過搶救可保住性命,但可能會遺留偏癱、失語等后遺癥。不過馮東福說,年輕人腦出血后多數可根治,復發等概率非常低。(完)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