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免疫戴好“內口罩”

        光明網 2022-11-25 18:48:37

        作者:王立祥


        【資料圖】

        近期全國多個地方出現新冠變異株的病例,以往流行病調查溯源表明,在公共場所沒有規范佩戴口罩,是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重要原因。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主要是通過呼吸道和密切接觸傳播,作為切斷傳播途徑的重要舉措——“戴口罩、勤洗手、保距離”個人衛生防疫標配的今天,我們一定要清醒認清病毒最終是要進入人體內的,它的致病除了與量和質息息相關外,我們機體的免疫防線甚為重要。我們必須在加強原來的機體外線作戰防御基礎上,適時轉入到機體內線作戰的防疫中來。倡導的人體“內”口罩是指病毒進入人體后,機體的皮膚及黏膜、黏液及細胞、抗原及抗體組成的三層防毒屏障形成阻隔抵御病毒感染的內在防御屏障口罩。佩戴好防疫的“內”口罩,筆者建議,可把握好三個方面:

        一是“內”口罩第一層,它是外在的皮膚以及體表的黏膜(鼻黏膜),通過它們能夠對抗外界90%以上的病毒和細菌侵襲。這也是阻止病毒細菌突破我們第一道防線的最關鍵部分。也就是說,通常所說的皮膚和黏膜的表面,具有致密上皮細胞組成的皮膚和黏膜上皮組織,它們可以發揮機械屏障的作用,即物理屏障,這是人體“內”口罩的第一層。這一層屏障好像一道高大而堅固的城墻,將病原體徹底攔在機體之外。皮膚的表皮還具有角質化的上皮細胞和毛發等附屬物,從而強化其物理的機械阻斷能力。保護皮膚粘膜的完整性,忌“揉眼、挖鼻、傷粘膜”。基于新冠病毒可通過75%乙醇進行有效滅活,建議用溫鹽水適時漱口,對酒精無過敏者還可通過含漱口水、熏蒸酒氣、涂擦酒精等構成人體消殺滅毒的內隔離罩。

        二是“內”口罩第二層,通過黏膜分泌的黏液以及體內的白細胞、巨噬細胞,繼續追殺進入人體內的病毒和細菌。皮膚具有汗腺和皮脂腺黏膜,也具有各種分泌腺體和分泌細胞,它們可以產生汗液、皮脂和唾液、黏液等分泌物。這些分泌物就好像是城墻外邊的護城河和壕溝,大大增加了病原體感染人體細胞的難度。這些皮膚和黏膜分泌物含有大量的殺菌和抑菌物質,可以殺死病原體或者抑制其生長,從而形成防御和抵抗病原體感染的化學屏障。在強化內口罩第二層的化學屏障中,主張多飲水、適度運動。建議成年人每天應該分次飲水1500毫升到2000毫升,因為這將使黏液分泌增多、促進纖毛的運動以排除病毒。正常的氣道黏液含有95%水分,2%~3%的黏液蛋白,0.1%~0.5%蛋白質、0.3%~0.5%脂質,以及1%的無機鹽。在冬天這樣的干冷時節,適量補充水分有助于機體分泌稀薄黏液,并帶動病菌等異物排出,促進氣道的清潔。適度運動則可使機體發汗,也能夠排出一定的有毒物質。

        三是“內”口罩第三層,它是指人體通過特異細胞產生抗體,利用抗原抗體反應逐步消滅病毒和細菌。人體體表的皮膚和黏膜上,存在著大量細菌、酵母等微生物,這些微生物在正常情況下不會引發疾病,因此被稱為正常菌群。正常菌群的數量很大,一個人攜帶的正常菌群的細菌總數可以與這個人體內的細胞數量總和相同。它們可以通過物理占位與病原體競爭,結合上皮細胞、競爭消耗營養物質等方式,或者通過分泌抗生素等具有殺菌和抑菌作用的物質,對具有致病性的病原體產生防御和抵抗作用。

        在第三層“內”口罩中,尤應注意飲食與免疫力的關系。人類身體的皮膚黏膜甚至黏膜封閉的黏液,以及自身細胞產生的抗體大多數是由蛋白質構成的,蛋白質是免疫力的物質基礎。蛋白質從何而來?必須靠吃飯。人類不像植物,可以通過光合作用產生營養素,我們必須將營養吃進去,而且要吃得科學合理,才能夠保障營養平衡。所以營養平衡是針對健康人群最基礎的要求,還有一些營養成分對于免疫功能亦有特殊的作用,營養專家們將其稱為免疫營養素,比如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等。在構建“內”口罩第三層時,我們倡導人體蛋白質及多種營養素的基本需求量。

        (作者系中華醫學會第10屆科學普及分會主任委員、博士生導師)

        參考文獻:

        [1]、王貴強、王立祥、張文宏主編 ,免疫力就是好醫生,人民衛生出版社 2020.1

        [2]、王立祥 戴好防疫內口罩,強化免疫“三”防線 環球時報 2022.3.17

        [3]、王立祥 新冠疫中有“三酒”佑你健康向前走 .民生網 2020 .3.7

        關鍵詞: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上一篇:

        下一篇:

        最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