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2022年11月28日,在第四屆世界科技與發展論壇——開放科學與開源創新發展論壇上,“科創中國”開源創新聯合體、中國科學院成都文獻情報中心共同發布《全球開源科學軟件發展態勢2022》報告。
開源科學軟件是開放科學與開源軟件的重要交匯點,以開源的模式開發和應用科學軟件,充滿開放和創新的活力,《全球開源科學軟件發展態勢2022》報告通過對包括政府科技部門、頂尖科研機構、一流高校、領先科學軟件匯聚平臺等在內的全球百余家重要機構或組織進行調研,采集到3040款開源科學軟件相關信息,在此基礎上分析凝練了全球開源科學軟件的發展態勢。
從各學科領域使用的開源科學軟件來看,信息科學、數理科學、工程與材料科學這類主要涉及科學計算的工科型學科對應的開源科學軟件占比最大。
通過對3040 款開源科學軟件的開發者統計發現,開源科學軟件最主要的貢獻者是科研院所,占比86%。其次是高校和個人,各占5%,企業和其他類型各占2%。
在本報告調研的開源科學軟件所遵守的開源許可協議中,BSD 許可占據了主導地位。
當前,我國各類開源社區已經超過500個,開源生態發展正從平穩起步邁向加速繁榮的新階段,開源科學軟件正快速成長。同時,我國科技界正與國際科技界圍繞科學數據、科技設施、科研成果、教育資源等創新要素的開放共享深化合作,共促開放科學運動在全球縱深發展,開源科學軟件社區和生態有望繼續發展壯大,將更好地幫助科學信息、科學數據和科學成果被更廣泛地獲取和更有效地利用,助力開源創新新時代。(蔡琳)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