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報告指網絡媒介使用影響未成年人價值取向 建議數字內容產品價值輸出更加多元化

        中國新聞網 2022-12-07 18:36:26


        【資料圖】

        中新網北京12月7日電 (記者李京澤)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心理與行為實驗室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7日聯合發布《未成年人藍皮書:中國未成年人數字生活與網絡保護研究報告(2021~2022)》。藍皮書指出,網絡內容媒介頻繁使用影響未成年人價值取向,建議數字內容產品價值輸出更加多元化。

        “未成年人數字生活與網絡保護”課題組于2021年,在全國針對6~18歲的在校學生及其家長進行抽樣調查,旨在勾勒出未成年人在互聯網空間的學習、娛樂和社交特點,以及互聯網使用對其思維認知、情緒心理、創新能力和價值觀念的影響。

        藍皮書認為,網絡媒介,尤其是內容媒介,作為未成年人成長過程中接觸到的新環境,影響著未成年人的價值取向。與利用互聯網學習和搜索信息相比,互聯網內容媒介的使用與未成年人價值取向的關聯更為明顯,而這些內容媒介作為一種休閑娛樂方式,在未成年人群體中又占有相當比重的使用率。

        根據藍皮書調查,短視頻、視頻、網絡游戲等內容相關網絡媒介,在內容產品的價值輸出上,可能存在單一化問題,讓未成年人更多注重財富、名利和外表這些外在價值取向,而減低其對個人成長、親和樂群和熱心公益這些內在價值的關注度。

        基于此,藍皮書建議,在強調互聯網媒介內容產品的價值輸出符合基本道德規范的同時,還要關注其價值導向的方向性和多元化,利用互聯網媒介的優勢,對未成年人價值觀形成積極的引導作用。

        藍皮書指出,互聯網對未成年人來說,最主要是能夠滿足其認知需要和娛樂需要,其次是滿足自我表達需要和社交需要。大多數未成年人使用互聯網,是基于拓展視野和了解世界、獲取信息和學習的動機,同時,娛樂放松也是未成年人使用互聯網的一個重要原因。

        藍皮書還指出,“二次元”在未成年人中較為流行,男生、城市未成年人和高年級未成年人對二次元態度更積極。未成年人對“飯圈”文化態度各有不同,女生和農村未成年人對“飯圈”態度更積極。(完)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上一篇:

        下一篇:

        最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