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法性審查搭上數字化“快軌”

        光明日報 2022-12-08 09:47:43


        (資料圖)

        “這個《小區配套用房移交協議》的合法性審查在以前最少要用3天時間、流轉5個部門,現在手機端半天就完成了。”在村里做普法講座的間隙,浙江省寧波市海曙區洞橋司法所所長楊斌說,“今天已經完成3份了。”

        鄉鎮(街道)合法性審查可以從源頭把控法律風險,規范依法行政。司法所因其專業優勢,成為鄉鎮(街道)黨的規范性文件、行政規范性文件,重大行政決策、行政機關合同、重大行政執法決定、村規民約等合法性審查工作的主力軍。“新的問題隨之而來。”楊斌說,合法性審查以前都是在紙質材料上完成,每個合同都要經過業務科室、黨政辦、司法所、法律顧問、街道領導等多環節審批簽章,一個環節找不著人,就不知要耽擱多久。

        借力數字化改革,海曙區從2021年開始在部分鄉鎮(街道)試點打造線上合法性審查標準模塊,將合法性審查“搬上電腦、送上手機”。不再受限于地域、時間以及人員外出等客觀因素影響,只要看到系統待辦提醒,進入App動動手指,就能夠迅速完成審查,事項流轉時間較線下模式節省近50%。今年4月,海曙區將線上合法性審查標準模塊嵌入相關辦公平臺,在全區17個鄉鎮(街道)全面鋪開。區委全面依法治區委員會辦公室秘書科科長樓書杰介紹,該應用上線以來,全區基層合法性審查事項線上審查率實現了100%。

        與效率同步提升的還有審查質量。除了能夠留存所有的過程性文件外,線上合法性審查模塊還能夠做到自動電子化歸檔、自動抄送檔案管理員,實現審查結果、文書材料實時共享、精準無誤。同時,還可根據審查情況,進行統計分析,實時掌握審查總量、審查狀態、審查結果等。樓書杰表示,為了讓線上合法性審查真正便利基層,他們對審查目錄進行了優化,統一制作出小額建設工程合同等10類常用合同示范文本(模板),確保鄉鎮(街道)各業務科室按需快速填寫,有效減少審查負擔,促進合同規范。同時,海曙區還嘗試將信息公開、村(社)合同等納入合法性審查范圍,優化審查資源配置,提升審查效率。

        “今年以來,海曙區各鄉鎮(街道)累計審查行政合同、行政規范性文件等共計3270件,無一被提起行政復議、訴訟。”寧波市海曙區司法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周春莉介紹,海曙區將合法性審查工作納入法治政府考核評價體系、黨政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重要內容以及法治督查內容。“我們將在數字化手段基礎上,探索實施合法性審查工作的‘會商會診’‘約談通報’制度,助力從源頭上解決基層依法治理問題。”周春莉說。(記者 曾毅 通訊員 曹曉嵐)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上一篇:

        下一篇:

        最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