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中國繁星追夢】“貓大夫”繆中榮的濟世之路

        光明網 2022-12-12 18:29:27

        2022年“世界卒中日”前夕記者見到了

        熱衷以漫畫形式進行科普的“貓大夫”——繆中榮

        他是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神經介入中心主任


        【資料圖】

        從單打獨斗的醫生

        到帶領團隊成長的科室主任

        再到傳道授業的學科帶頭人

        繆中榮每一步都走的踏實而堅定

        這也源于他過往的經歷

        從他開始接觸這個專業時

        做了三年的血管造影

        血管造影是神經介入醫生的基本功

        然后才能獨立操作手術

        如今,繆中榮也反復對年輕醫生強調基本功的重要性

        他說:每一個醫生的成長

        各個專業都一樣

        必須要做最基礎的基本功訓練

        在被問及從醫多年

        對哪些患者印象最深時

        繆中榮說

        “成功的病例千篇一律,但是印象最深刻的還是治療時出現并發癥的患者。”

        不斷總結經驗

        使得我們在手術過程中變得逐步成熟

        對于顱內動脈狹窄的手術

        介入治療剛剛在全國開展

        可能病人在做手術時會出現血管破裂

        實際愈后會非常差甚至會危及生命

        那么這時需要權衡手術的利與弊

        這也是繆中榮每天都在思考的問題

        面對每一位患者

        他都會先問自己

        這個手術不做行不行

        如果這個病人是我的家里人

        我還會不會給他做這個手術

        同樣這也是科室青年醫生的建議

        繆中榮另外一個被大家熟知的身份應該時“網紅”貓大夫

        “貓大夫”取自他姓氏的諧音

        最初決定做科普

        是因為他發現門診中很多患者和家屬關心的問題都是相似的

        并且對一些醫學專業術語的不了解

        導致無法配合治療和對疾病沒有深入的理解

        每次跟患者家屬說不清楚的時候

        繆中榮就開始畫圖

        希望通過科普、通過漫畫的形式以及詼諧幽默的語言

        讓更多患者以及家屬能夠清楚自己的病情

        也能避免很多醫療方面的糾紛

        出品人

        楊 谷

        總監制

        宋樂永

        總策劃

        戰 釗 宋雅娟

        編? 導

        張夢凡

        制 作

        光明網科普事業部

        鳴 謝

        中國卒中學會

        聯合出品

        中國科協科普部 光明網

        關鍵詞: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上一篇:

        下一篇:

        最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