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激光產業發源地:國產裝備閃亮海內外

        中國新聞網 2022-12-13 15:34:52

        中新社記者 馬芙蓉

        激光是20世紀以來繼核能、電腦、半導體之后的又一重大發明,被稱為“最快的刀”“最準的尺”“最亮的光”。在中國激光產業發源地——武漢東湖高新區(又稱“中國光谷”),以華工科技為代表的激光企業,不斷引領技術、標準和產品的突破,使光谷成為全球激光服務鏈、產業鏈最完善的地區之一。

        記者近日走進華工科技探訪。這里誕生了60多項“中國第一”,最快43秒可完成一臺新能源汽車車身激光焊接,2.5秒完成30微米厚的手機玻璃蓋板激光切割,精度可達到一根頭發絲直徑的百分之一。


        (資料圖)

        華工科技黨委書記、董事長馬新強指出,華工科技對中國激光產業的最大貢獻,在于率先探索激光的工業化應用、率先推進核心部件的國產化。

        他以一組對比數據加以解釋:十年前,華工科技從海外采購一臺萬瓦光纖激光器,買價800多萬元(人民幣,下同),還要經當地相關部門審批;現在,華工科技一套核心部件全部國產化的萬瓦級光纖激光切割機,售價不到200萬元。

        “企業的競爭是人才的競爭、是產業鏈的競爭。”馬新強說,華工科技在2012年牽頭成立國家激光加工產業創新戰略聯盟,涵蓋產業鏈上下游企業40多家;通過輸送優秀管理人員、初創期產品包銷等方式,培育華日激光、云嶺光電等企業,并帶動武漢600多家上下游企業協同并進。

        如今,中國光谷已集聚近300家知名激光企業,激光產業國內市場占有率連續11年超過50%,形成以激光器、工業激光設備和醫療激光設備等為主的能量激光產業集群,光電子信息產業獨樹一幟。

        中國光谷激光產品也源源不斷走向海外。近五年來,華工科技激光裝備類產品海外業務一直保持60%以上增長速度,實現歐洲市場全覆蓋,在歐美、中東、東亞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完善營銷、產能、供應鏈布局。近10年,銳科激光產品出口歐美等40多個國家和地區。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銳科激光聯合華工激光等單位制定的一項光纖激光器國際標準獲得通過,這是中國首次為激光產品定國際標準。

        今年3月,武漢東湖高新區發布湖北東湖科學城激光產業集群規劃,將實施產業空間優化、產業規模倍增、創新能力躍升、核心產品攻關和服務能力強化五大重點工程,推動實現激光關鍵核心技術和高端產品的重大突破,力爭到2035年,打造萬億級激光產業集群。

        “未來激光產業將進一步向行業專機和極限制造方向發展。”馬新強透露,作為中國激光行業領軍企業,華工科技將在已投入近2億元建設公司中央研究院基礎上,深入開展前沿探索;圍繞第三代半導體、汽車、新能源行業發展,推進高端激光極限制造裝備,儲能、光伏、氫能電池激光加工裝備,先進激光制造裝備等研發應用。

        他強調,將堅持科技自立自強,系統布局創新鏈、人才鏈,進一步加大產業鏈、供應鏈協同創新發展,加快激光設備全面國產化進程。(完)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上一篇:

        下一篇:

        最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