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央廣網(wǎng)廣州12月15日消息(記者 王雪薇)12月15日,“共和國勛章”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走進中山大學,介紹奧密克戎的生物學特征、致病性,以及如何加強學生個人防護。針對最近社會上流行的新冠病毒“北強南弱”說法,他回應稱,廣州、重慶等地主要是BA.5.2,北京、保定等地主要是BF.7,BF.7是在BA.5.2基礎上的突變株,總體來看,兩種毒株沒有明顯差異。
據(jù)鐘南山介紹,在奧密克戎變異株出現(xiàn)前,我國累計感染新冠人數(shù)在10萬人左右,病死率(死亡/確診人數(shù))為4.65%。奧密克戎變異株進入中國后,截至2022年12月6日,全國累計確診人數(shù)約25萬人,累計感染人數(shù)近170萬人,“病死率(死亡/確診人數(shù))為0.24%。這個0.24%是包含了早期的數(shù)據(jù),最近已經(jīng)接近0.1%。”
談及當前全國范圍內正面臨的第二波奧密克戎疫情,鐘南山再次強調,其傳播力越來越強,但致病性大大減弱。“早期的感染部位有上呼吸道、氣道和肺部,但經(jīng)過兩年變異后,奧密克戎主要集中在上呼吸道。”
另外,鐘南山提醒,青年人感染新冠后的重癥率很低,若感染后自我健康監(jiān)測未出現(xiàn)預警癥狀,則可繼續(xù)居家隔離,“把更多的發(fā)熱門診和急診等就診資源釋放給老年患者;但若自我健康監(jiān)測后出現(xiàn)了可疑的預警癥狀,仍然需要及時就近就診。”
對于有說法稱“早也陽、晚也陽、不如大家一起陽”,鐘南山認為,這種觀念不可取。因為中國人口基數(shù)大,短期內大規(guī)模感染,會影響正常社會秩序,而且容易導致新的變異株出現(xiàn)。
在講座過程中,他還強烈呼吁加速疫苗(特別是異種疫苗)的加強接種。“用異種疫苗加免,即在兩劑滅活疫苗基礎上加用亞單位蛋白疫苗/腺病毒疫苗/mRNA疫苗,效果明顯提高。”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j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