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線粒體使患兒細胞“重生” 全球今日訊

        中國科學報 2022-12-29 15:38:42

        來自母親的“禮物”可能會讓線粒體有缺陷的患兒細胞重新恢復活力。

        一個研究小組正在測試一種方法,將患兒的血細胞浸泡在母親健康線粒體的“培養(yǎng)基”中,然后重新注入患兒體內。早期跡象表明,這種干預是安全的,可能會改善兒童的健康和發(fā)育,研究人員正在計劃后續(xù)的臨床試驗。該研究12月21日發(fā)表于《科學-轉化醫(yī)學》。


        【資料圖】

        未參與研究的美國得克薩斯大學健康科學中心兒科神經學家Mary Kay Koenig表示,這種方法“與其他人的做法不同”,雖然還處于早期階段,但“非常令人興奮”。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皇后廣場神經學研究所臨床神經學家Michael Hanna則認為:“保持謹慎是很重要的,這只是非常初步的數(shù)據(jù)。”

        線粒體起源于真核生物進化的早期,是其他生物體內的共生細菌,它能產生為細胞提供燃料的大部分三磷酸腺苷(ATP)。但每5000個嬰兒中就有一人在出生時患有線粒體缺陷,后者可能會引發(fā)致命的疾病。

        當分離的線粒體與細胞混合時,細胞器會滑入細胞并開始工作。以色列舍巴醫(yī)療中心兒科血液學和腫瘤學醫(yī)生Elad Jacoby與同事意識到,或許可以利用這種方法增加患兒細胞中健康線粒體的數(shù)量。

        該團隊決定以造血干細胞和祖細胞(HSPC)為目標。這些細胞是在骨髓中發(fā)現(xiàn)的干細胞,可產生一系列血細胞。Jacoby說,HSPC分散在全身,可以抑制其他組織的疾病影響。

        在“同情使用”(一種在不治之癥患者身上測試實驗方法的監(jiān)管途徑)原則下,6名患有皮爾遜綜合征或卡恩斯-塞爾綜合征的兒童參與了試驗。這些疾病由線粒體DNA缺失引起。Jacoby說,患兒的細胞“在低電量下工作”,導致腎病、糖尿病、心律失常和虛弱等問題。由于發(fā)育不良,他們比97%的同齡人要矮。

        研究人員從母親的血液中提取了健康線粒體,并從患者身上提取了HSPC,然后將它們混合放在試管里,搖晃并靜置一段時間。Jacoby說,培養(yǎng)24小時后,研究小組將細胞輸回患者血液中。

        細胞中的線粒體活性表明,至少其中一些細胞吸收了細胞器。輸注一年后,患者血細胞中線粒體DNA含量比之前增加了30%,ATP含量增加了1/3。其中5名患者體重增加,兩名患者的力量和耐力有所改善。

        這一系列改善讓Koenig備受鼓舞,但她表示,還很難確認治療是否為主因。因為這項研究沒有進行對照組比較,科學家也不了解這些疾病的癥狀通常如何隨兒童年齡的增長而演變。

        研究人員目前正在分析另外5名患者的臨床試驗結果,并計劃開始另一項試驗,試圖確定再輸注的細胞是否能夠穩(wěn)定存活下來。Koenig說,如果進一步的研究證實了這些益處,那么這一療法可能會治療很多線粒體疾病。(李木子)

        關鍵詞: 線粒體DNA ATP含量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jù)。

        上一篇:

        下一篇:

        最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