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梗營銷勿碰法律邊界

        經濟日報 2023-02-01 08:37:33

        玩梗營銷勿碰法律邊界


        (資料圖片)

        黃 驥 何俊強

        春節假期前夕,某地市場監管部門在檢查中發現,有咖啡店的商品包裝上貼有“蓮花清溫咖啡”標簽,執法人員責令該店停止使用該標簽并對其立案調查。這是繼此前某微商因銷售“連花清溫茶”被市場監管部門查處之后,又一起因玩梗營銷引發的案件。

        近來,針對涉疫藥品的玩梗營銷不時出現。“蓮花清溫咖啡”“連花清瘟精釀”“布洛芬涼茶”等玩梗商品,曾多次引發關注。總體上看,監管部門的執法行動及時制止了不當行為,妥善維護了市場秩序,也對涉疫玩梗營銷敲響了警鐘。

        或許有人覺得,“玩梗”只圖一樂,無傷大雅,“段子”不會成為“案子”。其實不然。上述玩梗營銷,涉及疫情防控救治的常用、緊俏藥品,主要情形是將藥品名稱用在食品、保健品的包裝上。許多消費者是在應急情況下搜尋、選購這些藥品的。當消費者看到與藥品名稱相同或近似的標記時,通常沒有足夠的耐心與時間去仔細考察、辨別具體情況,很容易認為這些“玩梗商品”包含特定藥物成分,具有類似療效功能。但實際上,大多數“玩梗商品”與上述藥品沒有任何關聯。

        許多玩梗營銷在擅自使用知名藥品名稱的同時,還使用了與該藥品高度近似的包裝設計,甚至標上“同款配方”“防治新冠”之類的宣傳用語,這進一步增加了迷惑性和欺騙性。這種行為與其說是幽默,不如說是打擦邊球,很可能導致消費者做出錯誤的決策,損失金錢且延誤治療。

        此外,某些被玩梗的藥品名稱是醫藥企業的注冊商標和知名品牌,玩梗營銷容易侵犯醫藥企業的商標權益,損害其商業信譽和品牌形象。也有個別玩梗營銷真的在食品中違規添加藥品,這種行為違反醫藥產品監管方面的法律規范,嚴重情況下,甚至可能構成犯罪。

        疫情防控救治關系到人民健康與社會安定。不論是“掛羊頭賣狗肉”,還是真把藥品當食材,對涉疫藥品玩梗營銷,都可能成為醫藥資源順暢流通、合理配置、規范使用的掣肘因素,干擾防疫大局。玩梗營銷還可能違反多方面法律規范,在消費者權益、競爭秩序、營商環境、公共健康等多個層面造成危害后果和不良影響。創意不能任意,蹭熱度也得適度。嚴格規制涉疫玩梗營銷,確保其遵循法度,既是維護市場秩序的應有之義,也是強化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和守護人民生命健康的必行之舉。

        要更加全面、長效地規制和防范相關違法行為,除了罰款、責令停止生產銷售等常規執法手段外,還可以考慮運用公益訴訟、懲罰性賠償、信用懲戒、行業公約等多種法治舉措,實現綜合懲戒、聯動治理。

        不少玩梗商品是通過網絡推廣、銷售的,有必要進一步優化互聯網平臺經營者的管理權責,引導其加強涉疫營銷信息的監測審查,以及時、能動、高效的方式屏蔽移除違法產品及其宣傳內容。

        嚴懲違法的同時,也有必要為經營者提供更清晰的合規指引。通過發布典型案例、預警信息、出臺指導意見等,幫助經營者明確良性創意與不當營銷的分界線,不失為降低經營者合規成本,兼顧社會秩序與商業創新的可行之策。(經濟日報)

        關鍵詞: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上一篇:

        下一篇:

        最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