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方淑梅 喻航
案情回顧
2020年8月,一抖音用戶在其賬號上發布了多個××古玩市場的交易視頻,并配有“××古玩市場逛一逛,天天都上當”等解說詞。××古玩市場認為,該抖音賬號作為擁有眾多粉絲的賬號管理者,在平臺散布虛假不實信息,嚴重損害了公眾對該市場的信賴,故訴至法院。法院最終判決該抖音用戶構成侵權,在其賬號賠禮道歉并賠償經濟損失及合理費用共計26408元。
法律提示
該抖音用戶和××古玩市場的爭議焦點在于其拍攝視頻的行為是否侵犯市場的名譽權。據該抖音用戶辯稱,涉案視頻是對××古玩市場內部分商戶真實交易情況的記錄,僅為了向公眾展示該市場有些商品可砍價空間很大,主觀上不存在侵害對方名譽權的故意,客觀上也僅僅是陳述事實,不存在侮辱、誹謗、詆毀的行為,且視頻觀看人數不多,客觀上沒有造成該市場社會評價的降低,并未侵犯其名譽權。
法人雖不存在自然人的生理機能和精神感受,但其名譽權是指社會對法人的商業信譽、商品聲譽、產品質量、服務態度等方面的綜合社會評價,其中,商譽是法人名譽權中的核心利益。
那么,如何認定侵犯法人名譽權呢?侵權的表現形式多為捏造、散布虛假事實,在公開媒體上發表不實內容或者進行有失公允的評論。判斷是否侵犯法人名譽權,核心在于是否降低了公眾對受害法人的社會評價,主要是對商譽的評價。在進行侵權判斷時,既要考慮法人的社會影響力和知名度,也要考慮公眾的價值趨向、業內標準、行業慣例、交易習慣等多種因素綜合進行認定。
法院審理后認為,該抖音用戶為了吸引粉絲,增加點擊量和關注度,以紅包誘導部分商戶按準備好的臺詞虛構交易場景,以成交價和商戶要價反差巨大的方式假意成交,并將該視頻上傳到平臺,發布時還將每個視頻配有“××古玩市場逛一逛,天天都上當”“××古玩市場逛一逛,每天跟我上一當”“××古玩市場每天都上當,當當不一樣”等解說詞。視頻發布在網上傳播后,讓觀眾以為該市場經營管理混亂、上當受騙幾率很高,從而損害市場的商業信譽,降低其社會評價。因此,該用戶的行為侵犯了市場的名譽權。
隨著近年來短視頻的興起,越來越多的個人和店家加入短視頻拍攝大軍,美食探店、景點打卡、市場淘寶、才藝展示等,內容豐富多彩,形式多種多樣。短視頻火爆的同時,諸多亂象也逐漸暴露在人們的視野。部分短視頻博主為吸引粉絲博人眼球、提高點擊量和關注度,或傳播虛假信息,或惡意剪輯,抑或惡搞低俗,游走在法律邊緣。法官提醒,如果虛構內容和場景拍攝制作短視頻,誹謗、詆毀他人商譽,那么很可能侵犯他人的人格權。本案中的抖音用戶就是人為虛構交易場景,故意夸大成交差價,雖然吸引了流量,但卻付出了侵權賠償的代價。
(作者單位:北京互聯網法院)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