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保姆”助紅牛產業奔上快車道:快看點

        科技日報 2023-02-01 10:39:15

        為做強做優郟縣紅牛產業,河南省郟縣全面落實科技特派員制度,開展郟縣紅牛養殖關鍵技術示范推廣工作。申清杰攝

        科技特派員下鄉進行細致的技術指導,養殖戶學到了科學飼養技術,養牛有了好的效益,也促進了河南省郟縣紅牛養殖業的快速發展。目前郟縣已建成郟縣紅牛規模養殖場97個;全縣有養殖專業戶275戶,散養戶1100余戶;郟縣紅牛存欄6.9萬頭,產值達30億元。

        “青貯料、黃貯料含酸高,母牛孕期不能喂,喂干料應少給勤添,粗飼料和玉米、麥麩等精飼料搭配好,至少再添加5%的預混料,以補充維生素、微量元素、氨基酸,讓母牛膳食平衡,防止生弱胎。冬天牛舍要保暖,天氣好時讓母牛多曬曬太陽,增強牛的體質,有利于產犢?!?月30日,在河南省郟縣薛店鎮唐村郟縣紅牛繁育場,科技特派員、高級畜牧師程保偉對養殖戶唐俊召認真講解冬季養牛注意事項。


        (相關資料圖)

        程保偉從事紅牛養殖防疫工作已經30年,是郟縣紅牛養殖場(戶)心目中的“牛博士”。今年56歲的唐俊召養了30頭郟縣紅牛能繁母牛。程保偉自然而然成了唐俊召養殖場的“??汀?。唐俊召在程保偉的指導下,養殖的30頭能繁母牛,每頭母牛每年都能產下一頭健壯小牛犢,牛犢成活率100%。“紅牛犢的行情不錯,每頭紅牛犢能賣1萬多元。今年已經賣了24頭紅牛犢,還有幾頭母牛也快產牛犢了?!闭勂鸾衲瓴诲e的收入,唐俊召臉上掩不住高興的神情。

        在郟縣,科技特派員進村入戶“傳經送寶”,幫助養殖場(戶)增收致富的事例比比皆是。

        進村入戶,“牛保姆”現場解惑答疑

        郟縣紅牛是全國八大優良黃牛品種之一,因原產地在郟縣、毛色紅潤而得名,是全國唯一一個以縣命名的地方優良品種,曾獲得全國第一屆農展會金獎,2013年郟縣紅牛獲得國家工商總局地理標志商標注冊。

        畜牧科技特派員是郟縣家喻戶曉的“牛保姆”,他們對接20余家紅牛繁育場、紅牛育肥專業生產合作社,聯系郟縣紅牛養殖專業戶260多戶,開展技術指導服務和疫病監測、流行病學調查工作。

        “冬天牛舍內防御冷風、保持適宜溫度,每天為牛提供早晚兩次草料,短草配長草、好草配次草,粗細飼料搭配做到多樣化,給牛提供足夠的能量、蛋白質、礦物質和維生素,不讓牛飲冷水,每隔一天清理一次圈舍,適時打好預防針,防止牛拉稀。”去年初冬,在位于郟縣茨芭鎮龐莊村的郟縣萬森紅牛養殖專業合作社(以下簡稱萬森合作社),一場紅牛養殖技術培訓會吸引了周圍20多戶養殖戶前來觀摩取經。

        培訓會上,科技特派員程保偉、梁會鋒、王紅利、黃衛紅等現場傳授“紅牛養殖經”,通過深入淺出、通俗易懂的語言,重點講解了郟縣紅牛養殖技術和常見牛病防治等內容。養殖戶提問咨詢,科技特派員解惑答疑,郟縣紅牛養殖過程中的諸多困難在培訓會上得到了解決。

        “非常感謝科技特派員現場指導,對俺提出來的技術問題講得細,讓俺聽得懂、記得清,學到了非常實用的紅牛養殖和防疫技術?!比f森合作社的張萬深夫婦對科技特派員充滿感激之情。張萬深說:“科技特派員到合作社傳經送寶,傳的經就是管用,冬天牛不掉膘,不生病,還長得快。僅飼料一項,一頭牛一年可以節省幾百塊錢,所以打心眼里感謝科技特派員。”張萬深介紹,郟縣紅牛品質好,出欄的整牛價格比其他品種的牛每斤高出6元錢。郟縣紅牛育成時,每頭牛的價格達到2萬多元。張萬深自豪地告訴記者,他飼養了130多頭郟縣紅牛,而且每頭牛都打有耳標。

        科技特派員下鄉入村,面對面向養殖戶傳授養殖技術,手把手指導牛病防疫,2022年開展養殖和防疫服務1600余人次,培訓養殖戶2400余人次,為郟縣紅牛產業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科技支撐。

        硬核措施,投資5000萬元搞研發

        為做強做優郟縣紅牛產業,郟縣全面落實科技特派員制度,開展郟縣紅牛養殖關鍵技術示范推廣工作。

        郟縣成立了科技特派員工作領導小組,進一步發揮科技人才在鄉村振興中的重要作用,利用科技特派員的優勢建立實驗基地發展郟縣紅牛養殖。

        為擴大郟縣紅牛母牛群體,郟縣制定了紅牛保種繁育方面的硬核措施,總投資近5000萬元,建成集郟縣紅牛保種、育種、凍精生產、科技研發及技術推廣為一體的郟縣紅牛育種示范實驗基地,并建成了國家級郟縣紅牛保種場和國家級肉牛核心育種場。

        郟縣發揮科技特派員的推廣示范作用,改善飼料品質、加強疫病防控,積極對郟縣紅牛養殖場(戶)開展技術培訓、科技服務,現場指導郟縣紅牛小型養殖場(戶)按照飼養技術規范進行科學飼養。

        通過科技特派員深入細致的技術指導,養殖戶學到了科學飼養技術,養牛有了好的效益,也促進了郟縣紅牛養殖業的快速發展。目前郟縣已建成郟縣紅牛規模養殖場97個,其中省級龍頭企業2家,市級龍頭企業2家;全縣有養殖專業戶275戶,散養戶1100余戶;郟縣紅牛存欄6.9萬頭,產值達30億元。

        科技攻關,品牌價值超10億元

        逢年過節,郟縣紅牛雪花牛肉都會成為緊俏貨。在平頂山瑞寶紅牛肉業公司倉庫內,一輛輛廂式冷藏貨車裝滿一袋袋真空包裝的郟縣紅牛雪花牛肉,發往北京、上海、深圳等大城市。

        郟縣紅牛是發展高端雪花肉牛產業和培育高端肉牛不可多得的品種資源。郟縣對郟縣紅牛的保種繁育、飼養育肥和加工等環節進行了科技攻關,打造中國高端優質肉牛品牌。該縣聘請河南省農業農村廳總畜牧師白躍宇等專家團隊與科技特派員進行科研合作,提升郟縣紅牛雪花牛肉的比例和基因穩定性。

        郟縣紅牛養殖行業技術顧問李書岐介紹,郟縣紅牛在養殖場養成后,由龍頭企業集中收購再進行高端育肥。經過高端育肥后的郟縣紅牛形成了豐富的活性不飽和脂肪酸,牛肉脂肪自然沉積到肌肉纖維之間,肉質細嫩、清香可口。單體郟縣紅牛雪花牛肉的出肉率可達20%以上,A3級別以上的郟縣紅牛雪花牛肉,1公斤可賣到700元以上,目前特殊飼養的郟縣紅牛的肉質可達國際公認的A4、A5級別。

        經過專家團隊與科技特派員共同攻關,2016年,郟縣成功培育出A4以上級別高端雪花牛肉的郟縣紅牛;2019年郟縣紅牛入選首批全國特色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目前品牌價值10.25億元;2020年郟縣紅牛獲得“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2020年12月,在全國首屆中國?!炠|牛肉品鑒大會上,郟縣紅牛獲得“高品質牛肉生產推介品種”,郟縣紅牛雪花牛肉獲“綜合評價優勝獎”。2021年,郟縣成功入選河南省農業科技引領優勢產業(郟縣紅牛)發展共建試點縣,2022年,郟縣被列入河南省養牛大縣培育縣。

        “郟縣紅牛產業的高質量發展離不開科技支撐,在科學飼養推廣示范方面,科技特派員功不可沒。下一步,我們縣將通過科技創新驅動,做強做優郟縣紅牛產業,通過品牌打造和商標保護,不斷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展現郟縣紅牛產業發展新優勢,使郟縣紅牛成為代表河南省優質畜產品的亮麗名牌,成為國內知名、國際認可,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高端牛肉品牌,使紅牛產業成為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和鄉村振興、農民增收致富的特色產業、支柱產業。”談到郟縣紅牛產業發展,郟縣縣委書記王景育信心滿滿。

        記者 孫 越 通訊員 肖應輝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上一篇:

        下一篇:

        最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