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覺得自己胖?可能是心理因素在作祟|全球新資訊

        光明網-蝌蚪五線譜 2023-02-06 10:37:28


        (資料圖片)

        現在似乎很多女生都很關注體重。有人總覺得自己胖,還有人總聽到有人說自己胖。這兩種聲音可能驅使我們去減肥,甚至于去采取一些不健康的體重控制行為。然而,你真的胖嗎?他人說得對嗎?

        事實上,你覺得自己胖,其中有一部分是因為視覺欺騙了你?,F在,你可以拿起一根繩子,放在桌上,用它擺成一個圈。這個圈的大小,就是你認為你的腰圍。接著用皮尺量一下這個圓圈的周長并記錄下來,再量一下自己的腰圍。比較一下你認為的腰圍和實際的腰圍。

        很可能你會發現自己擺出來的圓圈要比實際腰圍大?不信你可以試試。我們在女大學生中的實驗表明,大部分人都會高估自己特定身體部位的實際尺寸,尤其是當這些部位是人們判斷一個人胖瘦程度的傳統部位時,如腰圍、大腿圍等。換句話說,你可能沒有自己想象的胖,很有可能你只是覺得自己胖。不僅國內的女大學生如此,國外的也一樣。

        你身邊是否總有聲音在說你胖?他們的感覺算得上是客觀嗎?事實上,別人在判斷我們的體重狀態時,未必準確。有學者認為大多數人似乎會根據自己平時接觸到的人的體型在心里構建一個“標準身材”,并且用這個“標準身材”當模子來估計他人的體重狀態,估計值一般會往這個“模子”靠近,因而就會出現這么一個結果:高估偏瘦人的體重,低估偏胖人的體重,只有對處于平均體重的人的估計會相對較為準確一些。有研究甚至發現醫生有時也難以憑眼力判斷一個人是否超重。

        自己的感覺不可靠,他人的判斷也未必客觀。其實,要判斷自己體重狀態,只需要用你的身高和體重算一算體質指數(BMI)就知道了。公式:BMI=體重(kg) ÷ 身高(m)2。

        標準如下:體重不足:BMI<18.5 kg/m2;正常體重:18.5 kg/m2≤BMI≤23.9 kg/m2;超重及肥胖: BMI≥24 kg/m2。當然,是否需要減肥,該如何減肥也要聽醫生的。

        事實上,我們對自己體重狀態的感覺,除了實際BMI的影響而外,個人對身材的重視程度、對自己身體的接納程度、平時所遇到的人的胖瘦程度,甚至于我們當下的心情都可能對自己身體胖瘦程度的知覺產生影響。在大學生中,絕大多數覺得自己胖的人,其實并不胖。在下決心減肥之前,掌握你身體的各項數據,聽取醫生的建議才是正確的做法,畢竟餓肚子不僅不好受,也不健康呀。一不小心,還可能事與愿違,將自己“餓胖”。

        習慣于“餓”自己的人,除了考慮吃多少外,還常常要考慮哪些東西不能吃,而這些“禁食”往往是自己非常喜歡吃的東西。處于饑餓狀態中,個體很可能會經常想起這些食物,也充滿對這些食物的渴望。壓抑這種渴望,需要付出努力。這種努力可以視為一種心理資源。

        心理學上有一個基本假設,即人的認知資源是有限的,也就是說,當一個人想要抑制獲取食物的沖動,就需要調動認知資源來干這個事兒。遇到壓力的時候,人們需要認知資源去應對。那么平時負責控制進食的認知資源就被調走了,于是很容易就大吃大喝起來。一般不節食的人,遇到壓力會吃不下東西,而有嚴格節食習慣的人,遇事往往會用食物來“安慰”自己。因此,久而久之,體重容易不減反增。

        作者:劉爽爽,中科院心理所碩士生;王葵,中科院心理所副研究員、二級心理咨詢師

        關鍵詞: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上一篇:

        下一篇:

        最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