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重慶陰條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發現了國家重點二級保護野生植物竹節參。 唐安軍 攝
中新網重慶2月6日電 (傅春蓉梁欽卿)2月6日,重慶陰條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事務中心發布消息稱,他們在與重慶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聯合科考時,在重慶陰條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發現了國家重點二級保護野生植物——竹節參。
竹節參為五加科人參屬植物,有名貴藥用價值,又名神草、血參、昭參、峨三七、紐扣七、人參三七、竹節人參,最早記載于明代《本草原始》,歷版《中國藥典》均有收錄,其根莖入藥。
重慶陰條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發現了國家重點二級保護野生植物竹節參。 唐安軍 攝
竹節參兼具我國北藥人參和南藥三七的功用,被民間譽為“草藥之王”。目前,竹節參在我國主要分布于西南地區(如云南、貴州、四川)以及湖北恩施。重慶陰條嶺發現大量竹節參,不僅豐富了竹節參的自然分布區,也表明科學保護極大地促進了瀕危植物的繁衍生息。
據重慶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唐安軍介紹,長期以來,由于竹節參是藥效好、價格高的藥食兩用野生名貴藥材,山區藥農對其野生資源濫采亂挖,導致其野生資源已處于瀕危狀態,野外已很難找到,因此被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Ⅱ級)。
重慶陰條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發現了國家重點二級保護野生植物竹節參。 唐安軍 攝
在自然條件下,竹節參的種子很難自然成苗,主要是因為種子成熟后處于休眠狀態,只有在適宜的環境作用下完成“胚后熟”才能萌發成幼苗。因此,只有保護好其“家園”,竹節參才能“興旺發達”。保護好瀕危的竹節參,不僅有利于研究人參屬植物的系統進化機制,也有利于該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完)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