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央廣網大連2月14日消息(記者 于芳菲)走進大連市普蘭店區鐵西街道快馬廠社區的溫室大棚,種植戶胡金柱正在忙著采摘西紅柿,一個個飽滿結實、晶瑩剔透的草莓西紅柿掛滿秧藤,隨著“致富果”的成長,也迎來了他的“紅”火生活。
采摘西紅柿(央廣網發 普蘭店區委宣傳部供圖)
胡金柱介紹,他種植西紅柿已有18年了,在不斷摸索中西紅柿種植技術已經成熟,給他帶來了很好的收益。他共有溫室大棚2座,主要種植京采8號草莓西紅柿,當下西紅柿已經進入盛果期,每隔一天可采摘一次,每次400-500斤,每斤可賣到10元左右,每年可賣2茬,兩個棚一年下來可收入10萬元左右。
說起種植的草莓西紅柿,胡金柱驕傲地說:“我的柿子之所以能賣上高價錢,走的是精品化路線,土壤都是從黑龍江移植過來的黑土,在秧上自然成熟后才進行采摘并且不打農藥,可以摘下來直接吃,無公害,而且柿子口感脆甜、味兒特別的正,所以我的收益要比其他農戶高出一倍不止!”
至于西紅柿的銷路,胡金柱選擇通過“合作社+基地+農戶”“線上+線下”的模式進行銷售,線上通過淘寶、快手等平臺,線下主要銷往大連市區、沈陽等地。同時,棚內還可以進行采摘,正月期間很多游客慕名前來采摘,也提高了草莓西紅柿的知名度。
西紅柿進入盛果期(央廣網發 普蘭店區委宣傳部供圖)
普蘭店區鐵西街道一直以來大力發展設施農業,早在2000年初就積極進行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成立西紅柿生產協會,統一西紅柿種植品種,引導農民發展特色農業,目前鐵西街道共有西紅柿日光溫室3744座,占地9360畝,年產西紅柿38000噸,產值9500萬元。
下一步,鐵西街道將致力于打造“一村一品”,圍繞特色設施農業做文章,進一步引導種植戶提升品牌意識,通過創建具有鐵西特色的農業品牌提升市場影響力,不斷延長特色產業鏈,有效提高農產品附加值,推動小柿子產業做特做精,走出特色化、精品化、規模化的發展路子。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