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脈物流市場走勢:數智轉型 借勢突圍-全球即時看

        光明網 2023-02-22 19:37:50

        《“十四五”現代物流發展規劃》提出,要加快物流數字化轉型。加快數字化發展,建設數字化物流已經上升到行業戰略高度。日前,《2022中國數字物流發展報告》(簡稱《發展報告》)及《2023中國供應鏈物流創新科技報告》(簡稱《科技報告》)先后推出。兩份報告首次從宏觀角度全面闡釋數字物流,繪出物流行業未來發展圖景:以數字化為抓手打造物流全流程數字化鏈條,打造數字公路物流生態圈,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

        “技術+數據”促進產業深度融合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產業數字化是數字經濟發展的主陣地,也是數字物流的核心?!丁笆奈濉睌底纸洕l展規劃》提出,物流是產業數字化的重點應用行業,要大力發展智慧物流,加快對傳統物流基礎設施的數字化改造升級,促進現代物流業與農業、制造業等產業融合發展。

        據《發展報告》統計,2021年社會物流總費用為16.7萬億元,同比增長12.5%,而社會物流總費用占GDP比重為14.6%,與發達國家社會物流8%至9%的差距仍有一定差距。數據背后,折射出國民經濟發展對物流業的要求已從速度和規模向質量和效益轉型,這其中數字化正在成為物流業高質量發展的支柱?!栋l展報告》提出,通過“技術+數據”雙輪驅動,能夠推動物流行業高質量發展,加快物流數字化與其它產業的融合。

        從產業應用情況中也可以看出物流行業的數字化轉型趨勢。《發展報告》顯示,截至2022年10月,全國經營范圍涉及數字物流的企業(包括在業、存續)達到1.6萬余家。其中,新成立物流企業中數字物流企業的占比從2018年的0.4%增長至2022年的2.02%,占比逐年攀升。數字化浪潮下,新成立的物流企業正積極擁抱數字技術,走向數字化創新之路。

        2018—2022年度全國數字物流企業成立數及增長率

        (來源:鏈上數字產業研究院、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區塊鏈應用分會)

        在企業營收規模上,據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區塊鏈應用分會與鏈上數字產業研究院不完全統計,2020年數字物流整體市場規模是356.7億元,到2022年增長至1280.5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達到70.86%,數字物流市場整體呈現高速增長態勢。

        構建數字公路物流生態圈

        據《發展報告》統計,公路運輸占據貨物運輸主體。其中,我國整車運輸市場約占公路貨運60%的市場規模。

        作為領先的物流科技與服務平臺,中交興路深耕公路貨運數字化,從賦能重載貨車出發激活數據要素,給出增強供應鏈韌性的物流數字化整體解決方案。為此,《發展報告》特邀中交興路擔任編委,負責公路篇的編撰。

        據介紹,物流數字化整體解決方案分為三層,分別為底層的商用車聯網大數據、中間的物流科技能力平臺以及頂層的解決方案矩陣。其中,依托全國公路貨運相關的“人、車、貨、企”物流大數據構建的物流科技能力平臺是整體方案的核心。

        利用物流科技能力平臺,中交興路盤活人車貨企數據要素。海量無序的數據通過北斗時空應用、AI、物聯網等技術形成數十種科技能力,智能調度、智能軌跡補全糾偏、風控評分、運力管理、時效管理、節點服務、導航服務等,根據不同企業的需求,科技能力組合出不同的解決方案。目前中交興路提供的多種物流行業解決方案已廣泛應用在政府部門以及物流、快消、保險等多個行業。

        據了解,中交興路運用數字化+產業化能力打造網絡貨運平臺,目前已為3000余家大中小型物流企業提供在途運輸管理服務。中交興路科技賦能保險營運貨車業務同樣成效顯著,覆蓋保前、保中、保后和理賠支持的全流程解決方案,為人保、平安等30余家保險公司提供服務,僅保中風險干預就可減少一般事故和重大事故損失達數億元。

        增強供應鏈彈性鞏固競爭優勢

        近年來,新冠疫情、氣候變化、地緣政治等宏觀變化加劇了世界的不確定性,全球各行業供應鏈都經歷了不同程度的中斷。波士頓咨詢公司相關人士表示,影響未來需求和經濟穩定性的因素包括全球經濟、物品價格和通貨膨脹、金融市場、貨幣政策、勞動力市場和制造,這些都與供應鏈緊密切相關。對此《科技報告》指出世界需要建立更加具有彈性的供應鏈來應對這些風險。

        中交興路依托人工智能、大數據、車聯網等技術,開發了貨運在途可視化、運力智能調度、貨物監管及溯源等產品,讓數字化與供應鏈融為一體,打通物資鏈、信息鏈和資金鏈,促進全渠道、全鏈路供需調配和精準對接,幫助貨主、物流企業、車隊降本增效。同時,中交興路能夠攜手行業伙伴,整合優秀的倉儲、結算、配送等系統供應商,有機連接各個場景的數據,為貨主企業打造物流控制塔,成為彈性供應鏈的有力支撐點。

        在河北省石家莊市河鋼集團園區內,一輛輛滿載鋼材的重型貨車駛出廠區。在中交興路廠區物流協同平臺幫助下,這些重型貨車平均在廠等待裝車時間,由原來的2至3天縮短到6至8小時,車輛利用率提高了近70%。

        圍繞大宗商品管理痛點和物流黑盒,中交興路打造了數字化廠區物流協同平臺。該平臺可通過GIS地圖和北斗定位技術實現貨物在途跟蹤、異常違規告警、智能排號排隊、廠內路線導航、作業智能調度等功能,實現廠區作業可視、廠外物流可控,提高運轉時效,保障生產秩序。同時,該平臺還整合計量、門禁、ERP(企業資源計劃)等系統,讓企業告別數據孤島,提升數智水平。目前該平臺已成功服務于山鋼、日鋼、太鋼、河鋼、包鋼、榮程鋼鐵等十余家大中型鋼鐵企業和蒙牛等快消企業,成為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利器。(劉釔杭)

        關鍵詞: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上一篇:

        下一篇:

        最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