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三地海關持續優化口岸營商環境-天天滾動

        央廣網 2023-02-27 09:36:17


        【資料圖】

        央廣網天津2月27日消息(記者張強)記者從天津海關獲悉,九年來,京津冀三地海關著力通關監管業務協同,不斷釋放改革紅利,持續優化口岸營商環境。2022年,京津冀地區進出口總值首次突破5萬億元關口,在2021年高速增長26.4%的基礎上繼續保持增長,高于全國外貿增速6個百分點,四個季度同比增速均保持兩位數以上,進出口規模持續擴大。

        近日,北京一家企業自天津口岸進口一批單晶硅片。當天下午,這批貨物到達天津濱海國際機場的海關監管倉庫。按照以往查驗模式,貨物將在抵達口岸時接受查驗,但硅片屬于超高潔凈度產品,在普通環境下開拆包裝可能導致灰塵污染、產品受損。

        因此,天津、北京兩地海關迅速響應,按照真空包裝等高新技術貨物一體化布控查驗模式,對該企業轉目的地海關實施檢查的申請進行綜合風險評估,通過多部門協作,第一時間將天津口岸的查驗作業遷移至目的地北京海關。4小時后,這批貨值260余萬元的單晶硅片收到允許從口岸放行提離的信息,將由北京亦莊海關派員下廠至無塵超凈車間實施現場查驗。

        跨關區的查驗協作模式,正是京津冀地區海關間業務協同的一個縮影。

        據了解,京津冀地區高新技術企業集聚、產業密集。在實施口岸查驗過程中,很多企業進口的高精密度設備儀器和加工產品對開拆環境要求高,而口岸一線現有環境難以滿足檢查要求。京津冀三地海關創新開展特殊貨物跨直屬海關的一體化檢查作業模式,實現了進出口貨物應查盡查、快查快放,加速貨物跨關區流轉,強化進出境口岸、申報地及目的地海關間聯系配合,保障“一次申報、一次查驗、一次放行”,確保貨物快速驗放。

        為了讓創新措施更好服務三地外貿企業,天津海關與京冀兩地海關深化協作,不斷擴大一體化檢查、兩段準入等創新模式應用規模,協作開展跨關區附條件提離、合并檢查等業務,實現三地海關兩段準入監管協同,對重點民生物資、防疫物資提供便利化通關服務,全面提升貿易便利化水平。

        同時,天津海運口岸首創的進口貨物船邊直提和出口貨物抵港直裝業務模式也已規模化應用,正在京津冀地區聯合推廣。從“直提直裝”到“關港集疏港智慧平臺”,越來越多的京津冀企業參與到改革中來。目前,已有六成在天津港開展集裝箱進出口業務的京冀企業參與船邊直提改革,船邊直提集裝箱量占京冀企業自天津口岸進口總量的23%。

        天津海關負責人表示,未來將加大區域協同發展力度,推動擴大“直提直裝”模式在京津冀、三北地區應用規模,聯合三地商務、海關等部門不斷擴大“直提直裝”模式輻射范圍,實現改革優勢共享,高水平打造京津冀“海上門戶”樞紐,為京津冀協同發展煥發新的動能。

        關鍵詞: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上一篇:

        下一篇:

        最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