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低速無人駕駛場景落地案例TOP50”近日發布,特斯聯泰坦機器人入選。此次入選,既是對特斯聯多年來深耕無人駕駛領域的肯定,也是對特斯聯積極探索機器人產品落地、打造可持續性商業化模式的認可。
“2022低速無人駕駛場景落地案例 TOP50”證書
“2022低速無人駕駛場景落地案例 TOP50”由低速無人駕駛產業聯盟推出,該活動甄選了園區(物流/配送、無人零售、安防、無人接駁等)、礦區、港口、機場、市政環衛、農業等細分場景的50個典型應用案例,旨在打造經典案例形象,錘煉行業影響力品牌。特斯聯機器人憑借與海外talabat的合作項目入選,躋身僅有的4個配送零售案例之列。
【資料圖】
中東外賣行業發力,在線餐飲配送巨頭痛點強烈
近年來,中東地區外賣行業需求上漲迅猛,龐大的外賣市場催生了Delivery Hero這樣的巨頭,其旗下的talabat在線餐飲配送平臺,業務覆蓋北非和中東多個國家,如阿聯酋、科威特和巴林等,是中東地區最大、最受歡迎的訂餐應用。
talabat APP界面
需求上漲對應的是痛點劇烈,外賣行業最大痛點是人力成本居高不下。據悉,talabat 騎手平均每月的穩定收入約為 3,500 迪拉姆(1阿聯酋迪拉姆≈1.87人民幣),其在阿聯酋雇傭了大約20,000名騎手。騎手對他們的收入并不滿意,并表示他們每交付一份訂單的報酬約為7.5迪拉姆,這低于另一外賣平臺Deliveroo的10.25迪拉姆/單。在社交媒體上,talabat騎手要求他們需要至少10迪拉姆/單才能繼續工作。talabat回應道,公司正在努力減少騎手的等待時間和長途送貨次數來最大化他們的收入。以迪拜世博會為契機,特斯聯泰坦機器人一躍成為中東地區頭部客戶的首選機器人品牌,talabat慕名而來尋求與泰坦機器人市場合作,以解決人力成本居高不下的痛點。
talabat 騎手
talabat項目——無人新零售項目全球范圍首次商業化落地
對于外賣行業來說,無論是中東的talabat還是國內的美團、餓了么,其外賣配送模式本質上依舊是人力為主的勞動密集型產業,騎手成為履約核心,這決定了人力成本是整個行業成本的大頭,配送費是制約消費者需求進一步增長的障礙,而這種模式很難隨著規模擴大而實現成本邊際遞減,在未來也難以持續。針對這種模式的根本出路是無人化,也就是大數據算法的效率提升和無人配送技術的發展。
特斯聯泰坦機器人拿出了自己的解決方案。2021年10月,特斯聯研發的泰坦物流機器人與talabat的外賣系統連通,提供為期6個月的無接觸配送服務。迪拜世博園內的游客在talabat APP點餐,talabat后臺的訂單實時傳遞到泰坦機器人RMS平臺,RMS平臺調度泰坦物流機器人配送。泰坦物流機器人與中東第一大線上餐飲平臺的戰略合作,實現了全球首個無人新零售項目的商業化落地,以低速無人自動駕駛技術為架構的物流機器人服務4.38平方公里的室外環境,進行移動新零售和餐飲遞送,將人力從惡劣環境下的工作中解脫,擴大商家服務半徑數百倍,革新消費模式。
特斯聯機器人與talabat合作
關于本次合作,Delivery Hero技術副總裁Martin Dachselt表示,“我對這次合作依然感到十分震驚。特斯聯不僅迅速響應接受了合作,用短短4個月的時間,研發出了外賣配送機器人產品和系統解決方案,并且順利交付,承擔起世博會期間繁重的外賣配送任務。”據悉,此前talabat曾先后與歐洲的無人配送公司Starship Technologies和美國網紅外賣機器人公司Kiwibot探討過將外賣APP與物流機器人整合打通的合作需求,因各種因素導致無法實現。此次talabat項目合作成功之后,特斯聯還與talabat母公司Delivery Hero達成后續深度合作,為低密度社區及高檔酒店等場景提供服務。
找準外賣配送業細分賽道,泰坦機器人優勢獨特
餐飲外賣是本地生活到家業務中的重要一環,餐飲外賣市場規模大、滲透率高,機器人配送規模商用具有巨大優勢。但是目前機器人配送具有兩大難點,一是外賣配送的即時性要求高,需要改造商家取餐系統、樓宇電梯系統和小區門禁系統,改造難度大,而且投入也大。二是餐飲外賣場景多且分散,商家多位于商圈,消費者可能位于學校、辦公區域、居民小區、廠區、酒店、商業街區等不同地方,物流機器人的適用范圍受到很大限制,需要對人機結合配送、單純機器人配送根據不同場景規劃和適配。
對于第一個難點,特斯聯泰坦機器人可打通樓宇電梯、小區門禁等系統,實現樓宇、社區、園區、城區等場景多尺度無縫鏈接,打破數據流動壁壘,為城市提供超級技術底座。
對于第二個難點,特斯聯聚焦普通機器人行駛能力弱的痛點,賦能泰坦物流機器人低速無人駕駛技術,具備復雜場景運行能力。當前,不管是室內還是室外的末端配送機器人,大多只關注單一場景和功能,只可小范圍內完成指定配送任務。比如,室外配送機器人注重避障性能和載重功能,整體體型偏大,很難在寫字樓和社區順暢穿梭;室內配送機器人精致小巧但功能單一,算力和感知性能相對有限。這兩者間則空出了100~5,000米距離的室內外配送場景,也是末端配送的藍海。特斯聯泰坦物流配送機器人系列正是針對該市場需求打造。
talabat項目證明了泰坦機器人商業化落地的可行性。盡管穩定性與成本之間的博弈決定了,短時間內外賣配送還是以人力為主,機器人為輔。但是隨著人力成本高企以及機器智能的發展,快速、穩定、智能的機器人配送,必將成為未來發展的方向,成為智慧城市中隨處可見的基礎設施。(柯巖)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