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家大型隊列研究發現精準診斷AD的生物標志物|天天快訊

        中國新聞網 2023-03-03 21:29:29


        (相關資料圖)

        中新網上海3月3日電 (孫國根陳靜)阿爾茨海默病(AD)是一種起病隱匿、進行性發展的神經退行性疾病,目前在臨床診斷AD仍十分困難,如何破題成為醫學專家們不斷探索的課題。

        記者3日獲悉,中國醫學專家開展的一項大型隊列研究結果提示,血漿、腦脊液和分子影像生物標志物均可用來精準診斷AD,但在不同的臨床階段預測AD病理的能力有顯著不同。

        由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神經內科郁金泰教授臨床研究團隊聯合青島市立醫院譚蘭教授臨床研究團隊開展的這項研究基于生前生物標志物和死后“腦病理”開展。該項成果發表在新一期國際阿爾茨海默病協會官方雜志《阿爾茨海默病與癡呆》上。

        郁金泰介紹,當下,臨床診斷,特別是早期臨床AD診斷仍十分困難。在全世界AD研究者的共同努力下,目前在研究中可用于AD診斷的生物標志物越來越多。這位專家解釋,AD的臨床癥狀和病理并不一致,因為AD的病理早在癡呆癥狀開始前10到20年就已經出現,并且隨著疾病進程不斷變化,所以這些生物標志物在不同的臨床階段中的預測性能可能不同。

        常用的血漿、腦脊液和分子影像生物標志物在不同的臨床階段診斷準確性如何呢?為此,研究團隊利用阿爾茨海默病神經影像學計劃隊列,納入了百名平均死亡年齡在82.6歲的受試者:他們在生前評估了臨床診斷,死后評估了大腦尸檢病理。

        研究團隊使用生前臨床診斷和死后病理診斷構建了AD病理譜系。他們研究發現,相關分子影像生物標志物水平不論是在臨床前期,還是臨床后期,預測尸檢AD病理的準確性都很高,其水平升高顯著增加AD病理風險;腦脊液生物標志物準確性僅次于分子影像生物標志物;血漿生物標志物只在臨床后期表現出較高的診斷性能。(完)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上一篇:

        下一篇:

        最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