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為什么不會下鉆石雨?

        光明網—蝌蚪五線譜 2023-03-07 10:49:05

        近期,美國科研團隊通過模擬場景實驗后推斷,土星、木星及太陽系外的很多星球上空都會下鉆石雨。

        這是繼關于“太陽系里天王星、海王星上空經常下鉆石雨”研究理論的又一突破。


        (相關資料圖)

        物以稀為貴。作為地球上最昂貴的物品之一,鉆石因閃亮堅硬且量少而深受人們喜愛,由它所做的鉆戒更是求婚的主打禮物。

        天王星、海王星、土星、木星等都下鉆石雨,地球上怎么不下呢?實驗室模擬的鉆石雨場景,可以推廣運用嗎?

        高檔鉆石,圖源:鉆石交易網

        01

        不一般的雨!

        想象中的雨,自然是天空的“水”飄灑而下。實際上,這只是地球上的特殊場景。

        眾所周知,地面上的水受太陽光照射后變成水蒸氣(又稱“水汽”)。水汽上升到空中,遇到冷空氣變成小水滴。

        這些小水滴有兩種結局:又小又輕的被氣流托在空中,變成了云;稍大的,經聚合后重力超過空氣浮力,變成雨滴落到地面。稍大的雨滴如果遇到急劇下降的溫度,雨滴就會凝結成冰雹降落。

        由此得知,下雨屬于物理變化。

        雨雪形成示意圖,來源:線上課堂網

        下鉆石雨與地球上空的下雨本質上不同。據1986年探測器飛掠天王星、1989年飛掠海王星得到的數據和科學家實驗模擬還原鉆石雨的過程得知,星球上空的雷電將氣體中的甲烷分解,從而形成煤灰形態的碳,碳下落變成石墨,石墨落到星球深處因巨大的壓力形成鉆石。

        從甲烷到碳到石墨再到鉆石,這個過程明顯屬于化學變化。

        晶瑩剔透的鉆石跟黑糊糊的碳粉、石墨是一家人

        圖源:鉆石交易網

        進一步分析得知,下鉆石雨主要取決于兩個條件

        首先是上空有一定數量的甲烷。上世紀末西方科學家研究發現,在一定溫度和壓強條件下,甲烷會分解產生碳原子,最終聚合形成鉆石。

        太陽系四大氣態行星里,天王星、海王星不像地球一樣有巖石、土壤,而是布滿由氫、氦、甲烷、乙烷等氣體組成的大氣層。

        科學家們一度認為,由于甲烷占總氣體的約15%,所以它們上空完全符合下鉆石雨的條件;土星、木星上空含甲烷量很低,不足總氣體的0.5%,所以不會下鉆石雨。

        近期美國科研團隊研究推斷,土星、木星上空不但會下鉆石雨,而且約有1000000千克/天的碳落入星球深處變成鉆石,其含量是地球鉆石年存量的50倍。這些鉆石“雨”里,大的直徑超過1厘米,類似約15克拉的大鉆石。

        其次是必須具備特殊的自然現象或條件,比如強閃電、超高氣溫、超高壓強和超厚的大氣層或球幔。除了每秒十次的閃電風暴,幾千度的高溫,上百萬帕的壓強外,超厚的大氣層或球幔為甲烷變成鉆石提供了絕佳場所。

        以土星和木星為例。據推測,它們的大氣層有幾萬千米,而地球的大氣層只有約 100千米;它們的直徑超過12萬千米,是地球直徑的10倍以上,其球幔厚度可想而知。甲烷被土星和木星上空的強閃電擊穿后,下降4000多千米變成石墨,石墨下降6000多千米到達星球表面,因強壓變成鉆石。鉆石越過10000多千米的球幔到達星核,超高溫讓它們變成液態,形成名符其實的“鉆石海”。

        海王星結構圖,由外至內依次為高層大氣、低層大氣、球幔、球核,圖源見水印

        見不到的鉆石雨!

        作為人類已知唯一孕育和支持生命的天體,地球上從沒出現也不可能出現鉆石雨。

        第一,地球上的甲烷含量占總氣體的0.0002%,即使全部轉化為鉆石,也只是土星上鉆石數量的千分之一。

        第二,地球上的大氣壓遠遠不能把甲烷變成鉆石,完成此操作的大氣壓,足以把高山壓成粉末,更不要說人體。

        第三,退一萬步講,即使在地球上空完成甲烷變鉆石的操作,但由于下落速度高、鋸齒邊緣鋒利等原因,定會將地球表面破壞得千瘡百孔,后果不可想象。

        模擬的鉆石雨,來源:逐游酣星博客

        天空中不會下鉆石雨,那可否像之前美國科研團隊的研究那樣,通過實驗制取批量鉆石呢?

        答案是否定的。因為實驗不但需要超級昂貴和復雜的設備,而且模擬星球內部環境的技術難度也非常大。其難度主要表現在閃電、高溫、壓強等方面。

        閃電強度不是一般大。氣態星球上空大氣層里的水蒸氣,受星球內部的熱量影響,會聚合形成雷暴云,進而產生閃電。

        據推測,木星上閃電強度是地球閃電的1000倍,頻率可達每秒鐘近10次。目前人類只能進行極小規模的超強閃電測試。

        木星上的狂暴閃電

        圖源:NASA ,來自“朱諾號”探測器的拍攝

        分解物質溫度需求相當高。要分解甲烷或類甲烷氣體(如聚苯乙烯),得到其中的碳單質,必須把溫度升高到5000攝氏度。實驗到達此溫度時只能分解極少量的甲烷。

        壓強高得離譜。實驗讓石墨變成鉆石,需要150萬帕。1帕是指1牛頓的力均勻地壓在1平方米面積時產生的壓力強度。用美國模擬鉆石雨科研團隊成員克勞斯的話說就是,“(讓石墨變成鉆石的壓強)相當于大約250只非洲象的重量集中在拇指甲表面所產生的壓力。這或許也是海王星等氣態星球表面以下10000千米處的環境”。

        由此得知,要從甲烷或類甲烷氣體中提煉鉆石,成本和難度都不可想象。有人推算,要從甲烷中提煉1克拉鉆石,至少要花去購買1000克拉鉆石費用。

        既沒辦法到天王星等星球上取鉆石,期待地球下鉆石雨也不可能,甲烷制取鉆石又得不償失,所以鉆石雨的話題只能作為茶余飯后的談資,或成為作家們創作科幻小說的素材!

        (作者:魏德勇 廣東深圳市作家協會會員)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上一篇:

        下一篇:

        最新推薦